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队伍  招生信息  培养与管理  中心活动  资料下载 
搜索结果页
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问题
       内容提要: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物权归属确定的案件,即“确权案件”。一般认为的“确权”案件仅仅指相邻疆界争议或者权属历史不清的案件,而非现实交易中的物权确定案件。但是恰恰是因为交易产生的物权确定案件才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过去的立法和以及长期以来的“主流”法理在处理这一方面案件时却相当混乱,给司法时间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本文采用“以例说法”的方式,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说明物权
发表时间:2011年06月21日

城镇化视阈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收回之类型化研究
摘要: 我国目前的宅基地法律制度呈现出最明显的特点是公有但私用,即宅基地的所有权为集体组织拥有,而宅基地使用权为农民私人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不仅是农民重要的私人财产权,更事关农民适当生活水准权的维系。宅基地使用权收回制度是宅基地管理制度之一,是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强制性剥夺或者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收回可以归纳为公益性收回,处罚性收回和身份性收回三种类型。由于对宅基地使用权收回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关注比较
发表时间:2015年04月08日

明确具体原则 细化工作规范 增强可操作性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称《规定》),记者就此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称《行政强制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有关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以下称征收补偿决定)问题成为社会
发表时间:2012年04月14日

农户承包集体土地合同上的财产关系
摘要:关于集体土地的各种问题是法学界长期热议的问题,其中农户承包集体土地合同是一种新型合同,民法需要解决的是该种合同的性质和依据这种合同取得的财产权的性质,以及依据性质定位建立健全对其保护的机制与具体制度。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厘清农户承包集体土地合同的基本法律关系,进而对这种合同以及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权的性质以及财产权的主体关系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探寻这种合同制度整体适用的统一原则和规范
发表时间:2014年05月13日

惠州市土地征收暂行规定
惠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惠府〔2005〕83号 印发《惠州市土地征收暂行规定》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惠州市土地征收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惠州市人民政府 二OO五年六月十三日             惠州市土地征收暂行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更好地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发表时间:2008年08月27日

农村土地制度的物权法规范解析
[摘 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土地问题作了重点论述。结合其重要论断和民法理论可以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规定并不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依然虚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仍未得到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所受的不合理限制明显存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与农村土地调整方面的规定存有混乱及误解政策之处,关于
发表时间:2009年02月28日

影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及建议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把“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我国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及一些倾向性地方政策,正在削弱和动摇农村基本 经营制度运行的根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方面要坚定“三个自信”,从政策宣传、舆论引导和观念转变上夯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运行基础; 另一方面,应按照“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思路和“长久不变”的原则,着手构建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24日

韩英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改革的立法纾困
韩英夫,辽宁大学法学院讲师。 本文原刊于《法学评论》2020年第2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内容摘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通过重识各具体资源要素间的生态功能关联而展开的空间维度的整体性登记,其蕴含了使登记客体呈现生态性革新和空间性扩张的新趋势。确权登记改革对以保障交易安全为主线的传统物权登记功能定位形成动摇,并进一步冲击了取向
发表时间:2020年03月30日

影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及建议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我国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及一些倾向性地方政策,正在削弱和动摇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运行的根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方面要坚定“三个自信”,从政策宣传、舆论引导和观念转变上夯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运行基础; 另一方面,应按照“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思路和“长久不变”的原则,着手构建长久
发表时间:2014年03月25日

房绍坤|承包地“三权分置”中土地经营权再流转方式释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的私法制度构造研究”(项目编号:23YJC820027)。 作者简介:房绍坤,男,法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历任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14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对有关南街村模式争论的思考
【内容摘要】:南街村模式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应变方式,是打出自己的品牌、盔得市场知名度的策略。它说明社会主义在实践形式上的多样化。因此,不应当过多地从“主义”上评判南街村模式,而要如实地回复到市场经济本身来认识新的现象。以前那种把南街村说成是“共产主义小社区”的看法,实际上未必符合南街村本意,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学风所要求的思想方法。 【关健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南街村模式;品牌   一、从什么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2日

把握好农村改革的“变”与“不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改革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也有持之以恒的“长久不变”,蕴含着“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变”是因时而变、顺势而进、随事而制,是不变的主题。“不变”的是立场、方向、道路,是变的基石。我们要深刻把握农村改革“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厘清“改什么”“怎么改”“坚持什么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18日

豆书龙|托管之困—中国特色土地托管困境及其治理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土地托管的探索实践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然而,土地托管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却遭遇困境。该书以山东省光明县10年的土地托管政策实践作为历时性案例,构建复合型治理理性框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供销部门主导时期、主体转型时期和工商企业主导时期土地托管政策遭遇困境的基层治理逻辑,分析土地托管政策屡遇困境的典型性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推动中国特色土地托管高质量发展。在国内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10日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
      【摘要】农业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实行的是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制度,现在有必要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外延与内涵进行个统一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制于相应的宏观经济环境,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丰富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改变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发展倾向。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协调发展的理念,确保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加强农民土地权利保护是今后
发表时间:2011年01月22日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统”与“分”结合问题研究
【摘要】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家庭分散经营是由农业产业特征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决定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有着改变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发展倾向。农村经营体制的统一经营在国外表现为传统农业的改造,在中国则是要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和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在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经营两个层面,同时从制度与技术创新两个路径,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是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
发表时间:2011年05月18日

共有 13322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8882 页   当前第 8850 页

© 20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