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队伍  招生信息  培养与管理  中心活动  资料下载 
搜索结果页
胡卫|从恢复原状生态化到环境修复责任独立化研究
内容简介 该书以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独立化、体系化、专门化建构为导向,以实务创新与理论创新双重视角展开,旨在构建独立化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理论体系。本书基于数百个法律文件、千余份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探究从民法中恢复原状生态化演进到独立化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规律,塑造契合恢复性司法理念的独立化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框架。 作者简介 胡卫 男,1978年生,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贵州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致力于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01日

第十三届“云山青年法治圆桌论坛”会议通知
尊敬的 先生/女士: 第十三届“云山青年法治圆桌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法学院和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部生态与土地资源法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部生态与土地资源法制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为:“土地法治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与制度创新”,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日程 报到时间:2025年6月6日(周五) 会议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07日

罗瑞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协同的法律机制
作者简介:罗瑞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202)。 本文原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注释已略,如需援引,请核对期刊原文。本文仅限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原文责任编辑:李媛。 内容摘要: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之间的协同机制,实现两种方式在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方面的有机统一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3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由“云山(法学)工作室”首席专家陈小君教授及其团队于2016年5月创建,其前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首任院长由陈小君教授担任,耿卓教授和高飞教授担任副院长。2019年6月转由高飞教授担任院长,张凇纶教授、于凤瑞教授担任副院长。陈小君教授被聘为名誉院长,耿卓教授转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土地法制研究院还有曹益凤、陈越鹏、孙聪聪、杨远舟
发表时间:2016年08月30日

郭明瑞|中国物权法案例精读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物权法概述,阐述中国物权法的历史发展,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物权编为依据,说明现行中国物权法的制度内容,包括物权通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第二部分为中国物权法案例评析,设立二十八个专题(案例),皆为《民法典》实施以来发生的新案例,所选案例大多经过二审程序,极具争议性和典型性。对案例的评析以最新的立法资料和司法解析为依据,以物权法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8日

土地法制研究院一行参加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土地法学科…
2025年5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主办,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承办,《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编辑部、《土地法制科学》编辑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土地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协办,江苏益友天元律师事务所支持举办的“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土地法学科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8日

湖北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联合调研顺利完成
2025年5月19日至21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组成的调研组,前往黄冈市罗田县、孝感市孝南区、荆门市沙洋县,联合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入市试点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以及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运行情况。广外云山(法学)教授工作室首席专家、土地法制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小君教授,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高飞教授、助理研究员曹益凤博士,以及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03日

孙聪聪
孙聪聪,女,河南平顶山人,讲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2008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赴台湾地区高雄大学研习,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10月加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受聘“云山青年学者”,担任专职研究员。兼任广东省法学
发表时间:2018年04月04日

房绍坤教授莅临云山法学大讲堂第59讲暨博士生导师系列第15讲
2025年5月25日下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主办、土地法制研究院承办的云山法学大讲堂第59讲暨博士生导师系列第15讲,在白云山校区科研楼一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农业农村法治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房绍坤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因继承所得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则适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法学)工作室首席专家、土地法制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小君教授,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陈小君
  陈小君,女,中共党员,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民商法学负责人,党委常委、副校长。2016年受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建“土地法制研究院”,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法学)工作室”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广东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 多年从事民法学与土地法治教学与研究。为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2项教育部重大
发表时间:2018年04月04日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坚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表现的阶段性、创新性、绩效性厚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根基和前提。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长久不变的政策内涵,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12日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专家谈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近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这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据悉,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锦斌表示,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具有涉及面广、体量大、内容多的特点,既涉及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基本监督制度,又有污染防治、生态保护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12日

多维度夯实农民权益保障基石——读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惠农”“强农”若干举措
“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加大对婚托婚育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农民权益保障的相关话题成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所关注的焦点。如何严守耕地红线?如何保障农民进城落户后的各项权益?……围绕中央一号文件中涉及农民权益的相关内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守耕地之本:稳粮与安民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12日

土地法制研究院一行参加兰山·第十三届云山青年法治圆桌论坛
6月7日,兰山·第十三届“云山青年法治圆桌论坛”在兰州中山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法学院及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西部生态与土地资源法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会议聚焦“土地法治与生态保护:协同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12日

高飞
高飞,男,1972年3月生,湖北枝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2016年5月加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受聘“云山青年学者”,现任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2007年3月至7月台湾地区东吴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
发表时间:2018年04月04日

共有 13262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8842 页   当前第 8826 页

© 20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