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萌 聂鑫|涉村庄规划案件裁判规则的构建思路——以农村住房建设纠纷为切入点
|
作者简介:何思萌,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聂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原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4年第2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较之于相对完备的城市建设规划制度,乡村建设规划制度起步晚、实施难度大。在农村住房建设纠纷中,实际用地情况与现时规划是否符合、规划调整有无引发权利减损是常见的法律争议点。这些 |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22日 |
|
吴昭军|“三权分置”下宅基地抵押的实践进展与可行路径——以浙江德清、江西永丰为调研样本
|
作者简介:吴昭军,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法。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村集体所有制法律实现机制研究”(22&ZD202)。 本文原刊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试点实践表明,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还是中西部传统农区的农村,对于宅基地抵押均有现实 |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29日 |
|
郑佳鑫|村社统筹的土地细碎化治理:机制与效益——以安徽“小田变大田”为例
|
作者简介:郑佳鑫,女,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与小农户的组织机制研究”(23BSH068)。 本文原刊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单一的土地细碎化治理方式难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小田并大田”的地方实践 |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14日 |
|
郭珍|论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偏差及其治理
|
作者简介:郭珍,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短期效率与长期适应性’悖论下的黑土耕地保护助推策略研究”(YQ2021G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我国采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土地卫片执法等一系列治理工具提高耕地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5日 |
|
李祎恒 董云帆|价值均衡视角下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的裁判规则构建
|
作者简介:李祎恒(1985-),男,江苏盐城人,河海大学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的法治保障研究”(23BFX036)。 本文原刊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现阶段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解决存在司法处理态度不一、缺少统一立法规范的实践困境。根本原因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2日 |
|
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通知及议程
|
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通知及议程 会议通知 2024年9月21日 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主办,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土地法制与乡村振兴战略会议联盟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定于2024年9月21日至22日于辽宁省大连市举办,学术研讨会地点为大连国际金融会议中心海景酒店,博士生学术论坛地点为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20日 |
|
广东省海外名师项目之“研究生培养与教育”交流会顺利举行
|
2024年9月13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土地法制研究院和广东法治研究院承办的广东省海外名师项目之“研究生培养与教育”交流会,在广外北校区八教61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会议邀请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农业法学会会长楜泽能生教授作为主讲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杨远舟博士,我校民商法学博士生、嘉兴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向勇,以及法学院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会讨论。会议由杨远舟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5日 |
|
孙敏|城乡关系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类型及其运作逻辑
|
作者简介:孙敏,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西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CKS02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不同地区劳动力与土地剥离程度以及工商资本与集体土地的结合程度的巨大差异在我国形塑了三种农村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26日 |
|
曾博|建设农业强国:中国要求、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
作者简介:曾博,女,经济学博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专项项目“黑龙江发挥国有企业支柱作用实践研究”(23XZT038)。 本文原刊于《中州学刊》2024年第6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强国必先强农,强国建设需以强农建设为基础。立足于 |
发表时间:2024年07月03日 |
|
农村土地权利救济制度的创设
|
一、农村土地权利救济制度创设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创设一种新型的农村土地权利救济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救济制度在法律上或实践中不能圆满实现救济的目的;而现有制度的这一问题之根本,则又在于此项权利之主体(农民)与客体(农村土地)的特性。 从权利主体即农民角度来看,他们极少有人愿意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其权利纠纷。[①]推究其原因,无非为以下几种: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厌讼”思想;2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17日 |
|
李玲玲 董千毓|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制度实践偏差与优化路径
|
作者简介:李玲玲,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董千毓,助理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融合发展中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制度实施效果与优化研究”(编号:23BFX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原刊于《农村经济》2024年第6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 |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28日 |
|
魏广成 孔祥智|“小田并大田”改革的生成逻辑、实践路向与政策价值——基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
|
作者简介:魏广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史”(23XNLG05)。 本文原刊于《经济学家》2024年第6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存在村集体“统”的职能发挥不充分、城镇化 |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9日 |
|
张理政 王洁晶|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下的香港城市更新治理结构研究
|
作者简介:张理政,博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城乡建设经济系,助理研究员。王洁晶(通信作者),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JJWZYJH01201910003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VRC091)。 本文原刊于《国际城市规划》2024年第4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04日 |
|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
摘要:现行农地征用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地征用制度困境表现在城市土地国有制与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矛盾、农地集体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矛盾,产权的自我保护与政府保护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两大举措。 关键词:农地征用制度;城乡统筹发展;产权保护 一、引言 伴随着“开发区热”与“房地产热”,1992年以后,农地征用制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这些研究大致可以 |
发表时间:2008年10月10日 |
|
我国家庭农场法律定位若干问题的思考
|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农场概念,引进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地纷纷出台规定,掀起了培育家庭农场的热潮。截至 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家庭农场 |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0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