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情况进行调研的报告
|
国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指国有土地的管理者或经营者,将国有可耕种的土地资源,发包给国有企业内部职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职工通过与国有土地管理者或经营者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取得的承包经营权。本文所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专指国有林业企业中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当前因国有土地承包权引发的纠纷案件较多,在解决这类纠纷案件中,因无相关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有的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 |
发表时间:2010年07月12日 |
|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法律解析
|
编者按:2011年4月8日,第二届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开幕。本次论坛讨论主题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及其农民权利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其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小君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的一部分。与会的专家学者将对会议主题进行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主持人李政辉:我们的主题报告四,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法律制度现在。刚才从上 |
发表时间:2011年04月09日 |
|
从政治控制到社会控制: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
|
主持人:秋风 主讲人:王海光 评论人:林宝、陆杰华、陆益龙、张曙光、盛洪 秋风: 今天是天则所第438次双周学术讨论会,我们这一次很荣幸地请到了中央党校专门做党史研究的 王海光 教授,他对过去 60年我们各个方面体制形成的过程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而且他也看到了很多材料,也有非常扎实的研究。今天他给我们讲的题目是关于户籍制度,叫做“从政治控制到社会控制:中国城乡二元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5日 |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今天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第34期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今天的主题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前一段时间我们中央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其中一个很重大的举措就是提出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政策,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就考虑给同学们选一位专家来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究竟选谁呢?我们经过了很认真的思考,北京理工大学的胡星斗老师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中国问题学 |
发表时间:2008年11月10日 |
|
乡村政治研究三十年
|
在当代中国乡村政治研究中,学者们运用较多的理论框架包括制度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治理转型、国家与社会以及由此生发的第三域和地方秩序框架。下文将在对这些理论框架进行检视与反思的基础上,论证国家基础权力这一分析框架对于当下中国乡村政治研究的贴切性和正当性。 一、制度主义框架的兴起及限度 制度分析是政治学研究的经典方法,自亚里士多德始,政治制度就成为政治学者关注的重点对象。二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
发表时间:2011年09月30日 |
|
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
|
[提要]本文由近年来争论激烈的《物权法》中的土地权属问题的讨论而引起,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土地制度变迁。现代国家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双重性。“土地归公”遵循的是民族-国家的逻辑,它为建构统一的主权、强大的中央权威和对乡土社会的渗透提供了基础。但是,民族-国家的持续性合法基础来自于国民认同。随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构,农民获得土地权益的要求愈益强烈。从家庭经营到 |
发表时间:2008年08月23日 |
|
农村土地基本制度的形成与演化
|
摘要:建立在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着长期相对稳定性和基础性特征。本文运用比较制度分析这一工具讨论了作为基本制度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以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形成及其功能,并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关约束条件,指出应在稳定农村土地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向农民赋权,并探讨集体产权的多种实现形式。 关键词:土地制度;基本制度;集体产权;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比较制度分析 随着近年来因 |
发表时间:2010年07月27日 |
|
土地问题絮论
|
之一 “模糊产权,促进流转”不是好办法 “明晰产权”:同志仍需努力 十七届三中全会开过几个月了,关于“土地新政”的议论仍然在进行。全会的决定体现了最高层对目前农民问题的重视,也强调要继续推进改革。而且从决定的文本看,也的确有一些新的提法,如土地承包“长久不变”、要缩小国家征地的范围、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交易等等。 但是《决定》主要是原则性的文字,具体的进展还要 |
发表时间:2009年02月09日 |
|
为“三农”工作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解读2024年高素…
|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落实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部署,以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全面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近日,记者就会议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 问: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总体安排是怎样的? 答:新形势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总体目标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3日 |
|
完善粮食安全保障配套制度体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颁布出台,意味着粮食安全从政策治理向依法治理的根本转变。各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保障法的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多管齐下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粮工作力度。 黑龙江省地方立法抢前抓早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储备量居全国首位,粮食安全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对黑龙江省意义尤为重大。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聂云凌介绍,黑龙江省对标对表法律规定,全面系统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3日 |
|
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我国粮食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粮食安全保障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粮食安全保障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对涉及粮食安全的各个环节作了系统规定,推动建立科学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体系,为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在粮食安全保障法即将施行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召开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3日 |
|
法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法治手段的运用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一环。通过健全涉农法律制度、加强政府有序引导、规范执法与公正司法以及落实乡村普法宣传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健全涉农法律制度,确保有法可依。首先,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确土地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健全农业农村财产权利的权证化、抵押登记、评估、流转等机制。吸收宅基地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3日 |
|
广东省海外名师项目之“比较法视域下日本土地法律制度新动向”系列讲座成功举行
|
2024年9月10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和广东法治研究院承办的广东省海外名师项目之“比较法视域下日本土地法律制度新动向”系列讲座,在广外第九教学楼402会议室成功举行。日本农业法学会会长、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科楜泽能生教授受邀作系列讲座。广外“云山资深教授”吉田邦彦教授,广外云山(法学)工作室首席专家、土地法制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小君教授,广外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3日 |
|
响应深化改革要求,满足妇女群众期待——学习贯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保障“她权益”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强调要积极保障妇女权益,要把保障妇女权益系统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一系列涉及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3日 |
|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筑牢“三农”根基
|
阅读提示 近日召开的农业农村部党组会强调,要谋细抓实农村改革重点任务,其中特别提到,要着力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重点任务。乡村振兴越往前推进,越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坚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应该如何去深化理解,创新推进,是新征程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新使命。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深化 |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