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童伟|中国农地流转市场转型逻辑
|
内容简介 该书利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规模农户调查数据,首先描述了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现状;其次,从产权逻辑、职业分化逻辑、公共干预逻辑、社会互动逻辑和参照系逻辑五个方面剖析了农地市场化流转的内在逻辑;最后,从劳动力配置、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绩效改善三个层面察了农地流转市场化的社会效应。研究发现:熟人间流转与非熟人间流转在农地租金上呈现一致趋势,已有超过50%的熟人间流转是出于营利动机发生 |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15日 |
|
程雪阳|体系解释视角下农村违法占地建房执法权限争议的解决
|
作者简介:雪阳,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适应新时代市场监管需要的权力配置研究”(项目编号:20&ZD19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载于《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0期,注释已略,如需援引请核对期刊原文。本文仅限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原文责任编辑:姚魏。 摘 要:由于2019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第77条和第78条存在着规范模糊 |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04日 |
|
张凇纶|反思农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以《土地管理法》第45条为切入点
|
作者简介:张凇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副教授。广州51000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8ZDA151)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载于《浙江学刊》2022年第6期,注释已略,如需援引,请核对期刊原文。本文仅限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原文责任编辑:王莉。 提要:公共利益一直是农地征收(乃至全部征收)中的基本限制要素 |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04日 |
|
王岩|“三权分置”制度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抵押的合约选择研究
|
内容简介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难题,其核心是农地产权的制度安排问题。当前,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存在土地细碎化与资金约束的双重障碍。解决细碎化要靠农地合理有序流转来完成;而破解资金约束需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借助农地经营权抵押实现。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有效实现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抵押的双重诉求。不论流转还是抵押,将交易双方衔接起来的纽带则是合约,合约是双方意愿一致 |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28日 |
|
陈熙|美国城镇土地用途变更的案例研究
|
内容简介 《美国城镇土地用途变更的案例研究》采用舞台比喻的方式,将纷繁复杂的地用变更社会场景加以简化叙述。该书采用该比喻的手法是在对复杂历史时间可叙述的同时,也照顾到案例叙述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该书所选三个案例各有侧重,但都对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状态有所关联。案例一是农业地区向工业小镇转型的案例,矛盾的焦点是劳资纠纷;案例二则涉及矿业开采所带来的环境矛盾;案例三重点展示了原先以港口运输、加工业 |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04日 |
|
陈小君 周崇聪|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制秩序
|
作者简介:陈小君,安徽淮南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崇聪,广东湛江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8ZDA151)。 本文原载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注释已略,如需援引请核对期刊原文。本文仅限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原文 |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10日 |
|
耿卓 黄子安|城市更新中业主反对老旧住宅小区重建的民法回应
|
作者简介:耿卓(1977—),男,河南淇县人,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法、土地法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FX112)。 本文原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注释已略,如需援引,请核对期刊原文。本文仅限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原文责任编校: 张家鹿。 摘 要:保护反对老旧住宅小区重建 |
发表时间:2023年02月01日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2023年研究课题招标公告
|
经土地法制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现将本院2023年度研究课题招标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原则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结合民法典新时代背景,密切关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与土地制度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国家和地方土地制度立法体系构建与完善提供法学理论和应用对策支持。 二、课题类型与经费资助标准 1.研究课题分为重点课题与一般课题 |
|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08日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条文修改研讨会圆满举办
|
2023年1月14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不动产法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财产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条文修改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烟台大学、中国乡建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 |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15日 |
|
刘卫柏|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
内容简介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在梳理农村土地制度文献基础上,阐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特征、存在的土地问题与成因,分析国外典型国家的土地制度特征及其启示。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农村土地非农化与适度规模、农村土地价格与耕地保护,研究农村土地价格在确定土地流转价格中的应用,探索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下确定农村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基本依据:(1)在剖析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理论意蕴 |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19日 |
|
张永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
|
内容简介 该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下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展开论证。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基于旧有的城乡二元分立的社会结构形成的,具有由农户无偿取得、无期限限制、只能在本集体内部流通等特征,其功能是将宅基地资源的使用权限制在村集体内部,以保障本集体成员的居住需求。但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理论界的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提出 |
发表时间:2023年02月10日 |
|
关于举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法学博士生论坛”第一期 暨民商法专场的通知
|
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云山法学博士生论坛”,旨在提高法学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其研究途径、重视研究方法,增强兄弟院校法学博士生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致力于成为开阔研究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增进彼此友谊的学术交流平台。 “云山法学博士生论坛”第一期暨民商法专场拟定于2022年12月4日(周日)在广州举办,考虑疫情防控因素,会议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诚邀国内法学博士研究生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04日 |
|
袁云|中国特色农地制度“三权分置”改革及实现路径研究
|
内容简介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当前农地制度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进行整体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研究,以“改革依据-历史梳理-现状分析-厘清问题-对策建议”为线索,基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对“三权分置”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简介 袁云,法学博士,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思想理论导刊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0日 |
|
费安玲 覃榆翔|《民法典》视阈下海南农垦农用地流转路径之嬗变:从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到土地经营…
|
费安玲(1959-),女,北京人,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钱端升讲座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罗马法学等研究; 覃榆翔,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本文原刊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现有政策将国有农用地使用权作为海南农垦农用地流转的路径,但拘囿于国有 |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21日 |
|
丁文 程子扬|“村企合作”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完善——基于鄂西北H村的个案研究
|
丁文(1970-),男,湖北罗田人,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法、基层治理;程子扬(1995-),男,河北灵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城乡基层法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法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研究”(18AFX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原刊于《河北法学》2022年第9期,注释已略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