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卓教授受邀做“民法典担保物权制度的新变化”讲座
|
担保制度贯穿社会经济交往的始终,担保物权制度更是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此次颁布的民法典在已有担保法、担保法解释、物权法的基础上对担保物权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担保制度的新变化,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专门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广东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土地法制研究院研究员耿卓教授做了《民法典担保物权制度的新变化》的报告。在报告中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6日 |
|
高飞教授受邀做民法典物权编不动产所有权立法讲座
|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和进一步提升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研水平,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专门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高飞教授做了《民法典物权编不动产所有权立法检视》的报告。 在报告中,高飞教授首先介绍我国民法典立法的过程,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编纂民法典”,此后立法部门按照“两步走”的工作思路不断向前推进,经过各界的共同努力,如期于2020年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6日 |
|
周庆智|乡村贫困及其治理:农民权利缺失的经验分析
|
周庆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原刊于《学术月刊》2020年第8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乡村贫困的本质根源是农民实质权利缺失导致基本能力缺失,亦即获得教育权、健康权、养老权、居住权等关系民生支出的权利缺失所导致的基本能力缺失。把乡村贫困治理置于农民权利获得框架进行阐述和分析,是因为只有消除乡村社会人身束缚、制度歧视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30日 |
|
田先红|项目下乡中多元化乡村治理主体、机制及效能——基于四川S市村民议事会的经验研究
|
田先红(1981-),男,江西赣州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乡村基层治理、农村政治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19ZDA114)。 本文原刊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14日 |
|
郑崇明、史永跃|地方政府如何集中力量办大事——基于G区土地整备的实证研究
|
郑崇明(1978-),男(汉),四川隆昌人,博士,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组织激励与基层治理;史永跃(1969-),男(汉),湖北十堰人,博士,深圳市光明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基层治理。 本文原刊于《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5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突出特征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1日 |
|
李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改革:模式、困境与突破
|
李怀(1985—),男,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权与制度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909794);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项目)(SC19C047)。 本文原刊于《东岳论丛》2020年第7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16日 |
|
白昌前|农村土地经营权实现法律保障研究
|
内容简介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实现是有效释放农村土地的经济价值,增加农民财产收益的必然选择,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于农村社会稳定考虑,以及农村在较长的时期以封闭的自己自足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模和对象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之后,撂地抛荒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在此情形下,传统的农村土地"两权分离"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9日 |
|
土地法制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申报人员公示
|
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关精神、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文件、《关于做好2020年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发【2020】142号)、《关于印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职称评审办法>的通知》(广外校【2020】26号)及我校《关于开展2020年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精神,曹益凤、杨远舟、吴昊同志申报认定助理研究员。现将申报人员基本情况表予以公示(见附件),个人业绩成果放在在研究院办公室供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7日 |
|
王洪平|公私法交融视域下的违法建筑问题研究
|
“法律科学文库”是一个开放型的、长期的学术出版计划,始于1999年。该项目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批声望卓著的资深教授和著名法学家为主体,并聘请其他法学研究、教学机构的著名法学家参加,组成一个严格的评审机构,每年挑选若干部具有国内高水平和有较高出版价值的法学专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出版。该文库已集中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法学名著。 法律科学文库2006年摘得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这一 |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30日 |
|
土地法制研究院聘请陈小君教授担任名誉院长
|
2020年7月16日,广外土地法制研究院召开全体会议,聘请云山(法学)教授工作室首席专家陈小君教授为名誉院长,会议由副院长于凤瑞副教授主持。 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高飞教授首先代表全体成员对陈小君教授一直以来为研究院的发展所倾注的心血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向陈小君教授郑重颁发了名誉院长聘书。陈小君教授深情地回顾了团队成员筚路蓝缕所走过的充实时光,对研究院创建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 |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17日 |
|
杨远舟
|
杨远舟,男,法学博士。2012留学日本,2014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科攻读法学硕士课程;2016年升入同研究科攻读法学博士课程,2020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2018至2020年,担任早稻田大学比较法研究所助手。2020年7月加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 主要从事研究行政法、国家赔偿法研究。在《法研论集》(日语期刊)发表3篇论文,在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私法研究等期刊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29日 |
|
高海|论农民进城落户后集体土地“三权”退出
|
高海,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5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中国法学》2020年第2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支持引导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股权的政策表达与法律规定,尚存农民 |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30日 |
|
王荣珍|我国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的司法困境与立法反思
|
王荣珍,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8ZDA15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政法论坛》2019年第4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 要:立法为司法提供裁判依据,司法实践折射出的立法缺陷又推动相关规则的修改与完善,如此循环,推动法律更好地规范生活 |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03日 |
|
中国的养猪产业,已经走上了邪路!
|
作者简介:李昌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土地法制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乡建院院长。 文章概要:本文依旧聚焦养猪产业“房地产化”议题,当前我国的养猪产业已经房地产化,就不再多说了。想深入了解,可以看笔者之前的文章,最值得读的文章当数2018年5月发表的《农产品武器化及其中国策略选择》一文。李昌平老师将从我国的养猪产业出发,对已经走上“邪路”的养猪产业发展,提出个人见解及对我国农业整体产业发展 |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30日 |
|
高飞教授等参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立法重点问题研讨会
|
2020年8月25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院长高飞教授、助理研究员孙聪聪博士应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立法重点问题研讨会。来自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市规划院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研讨会由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法律中心)法律处尚晓萍副处长主持。尚晓萍副处长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 |
发表时间:2020年08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