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农民集体成员权行使机制研究-----基于农民财产权利自我保护的视角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背景,以构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自我保护机制为目标,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角度出发,以农民集体成员权的取得、行使和救济机制研究为基础,定量研究了成员权行使的影响因素,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农民集体成员权的行使为主线进行了系统研究。本书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从农民集体成员权的视角,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农民财产权利的自我保护问题进行创新研究;二是对农民行使集体 |
发表时间:2019年01月03日 |
|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兴起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农村出现了村民自治这一基层民主治理形式。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方式,依法自主管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本村公共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其发展与推广过程中,有其 |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11日 |
|
董彪|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以农民财产权保障为视角
|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辨析与农民财产权保障相关的概念,以中央文件、法律文件和理论文献为对象考察农民财产权保障的语源,探讨农民财产权保障的认识论基础及正当性限度。通过社会调查、文献梳理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勾勒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的现状。从个体权利、社会性及政府行为经济理性的视角论证征收补偿条款的正当性,分析征收主体与补偿主体实质分离的现象,提出完善征收补偿原则、范围、标准、方式、请求权主体的建议 |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05日 |
|
程雪阳|中国地权制度的反思与变革
|
出版信息 作者:程雪阳 出版社:上海三联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作者简介 程雪阳,男,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联合培养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近几年侧重于土地制度和财产法研究。基本的学术主张是“通过宪法并以现行宪法为基础,整合各种价值、观念和利益之争。”已在《法学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现代法学 |
发表时间:2018年12月27日 |
|
刘守英|中国土地问题调查:土地权利的底层视角
|
本著作获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 出版信息 作者:刘守英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作者简介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与土地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10日 |
|
梁丹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整理问题研究
|
作者:梁丹辉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内容简介 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而农村人口的减少将加剧农村宅基地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在2013年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要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机制。但农民有序退出后的农村宅基地并不能直接被利用,只有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才能将宅基地 |
发表时间:2018年09月17日 |
|
刘守英|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
|
作者:刘守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原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间,参与地方土地制度改革设计和试验的过程中,基于一手调查形成的阶段性研究。全书以土地制度变迁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基于对湄潭、成都、重庆、南海、义乌、北京郊区等地农村和城市土地改革的试验与长期跟踪,反映了中国土地制度变革面临的困境,以及底层突围面临的困境 |
发表时间:2018年11月26日 |
|
高海 著 |农用地“三权分置”研究
|
内容提要 农用地“三权分置”,主要是基于家庭承包(确权确地)之土地承包经营权大规模流转的事实并伴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逐渐被发现和提炼。为促进农用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法律化,《农用地“三权分置”研究》沿着逻辑起点——演进主线——核心制度——配套制度的思路,分别阐释了农用地“三权分置”的实践探索与政策目标、制约因素与法律逻辑、权利结构与实施路径和风险防范与法治保障。 《农用地“三权分置”研究 |
发表时间:2018年05月17日 |
|
陈小君 等 著|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理论奠基与制度构建 第叁卷
|
出版信息: 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第一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研究”成果之一,为三卷本之第三册。在前两卷社会调研和比较法考察的基础上,就农村集体经济及其有效实现,从理论上依次对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理内涵、主体法律制度、财产权制度和经营运作法律制度和配套法律制度作了深入、系统论述,进而从立法角度进行制度建构。 目录 导论 |
发表时间:2018年06月13日 |
|
戴威 著|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研究
|
内容简介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研究》从成员权的一般法理、农民成员权的基本特点、权利主体制度、权利内容以及权利实现机制等六方面展开研究,力图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制度构建方向,以期为立法者所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戴威,1981年出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就职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后辞去公职,成为执业律师。现任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 |
发表时间:2018年05月10日 |
|
陈小君 等 著|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村庄经验与域外视野 第贰卷
|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研究”成果之一,为三卷本之第二册。包括6份典型村调研报告,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运作现状与规制路径、集体“统”层的法律制度完善作专题调研而形成的2份专题调研报告,就我国台湾地区、日本、欧盟成员国意大利和葡萄牙农会制度、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及农地租赁和征收制度而形成的4份域外研究报告。 出版信息: 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
发表时间:2018年06月03日 |
|
陈小君 主编|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壹卷):省域观察与实证解析
|
内容提要 本书以我国典型区域的农村集体为例,结合集体经济发展与实现状况,对影响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主体、财产权、经营运作、配套保障等方面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反映法律制度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实现中的实际功效,充分了解基层政府、农村集体、农民个体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现实需求,从而为完善此类法律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真正实现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陈小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 |
发表时间:2018年05月21日 |
|
冯俊锋|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
|
出版信息 作者:冯俊锋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目录 1.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2.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 2.1 清末新政与民初山西村治方案 2.2 晏阳初的“民族再造”乡村建设方案 2.3 梁漱溟的“救活旧农村”乡村建设方案 2.4 民国政府的乡村自治方案 3.人口流动下的乡村治理契机 3.1 传统抑商重农限制人口流动 |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01日 |
|
王利明|民法典:开创立法先河 护航民族复兴
|
原标题:开创立法先河 护航民族复兴 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这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时刻。我们为即将拥有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而欢呼! 编纂民法典,玉汝于成。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取得最后成功。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保障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7日 |
|
民法典标注法治中国新界碑
|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凝聚14亿人民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民法典草案鲜明体现着新时代特点,折射着新时代风貌。比如,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是一切民事法律关系的价值归属,这次民法典草案将人格权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