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地球上的星星》
|
| 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环节。Ishaan的家庭结构和中国传统家庭有很大的相似度:严厉的父亲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可能还有些工作狂的倾向;母亲是家庭主妇,精心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对次子施以了最大的关爱;哥哥是个让人十分放心的孩子,成绩优异,在体育方面也有不错的发展。这样的家庭结构并没有给Ishaan带来太大的压力,他很自在地活着,因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从片头来看,Ishaan |
| 发表时间:2014年12月08日 |
|
| 读《为何家会伤人》有感
|
| 教心课上提到金生鈜教授对教育的描述,他说:“教育关涉美好生活,重要的是培养追寻美好生活的‘好人’,就是在教育情景中引导学生养成人之为‘好人’的德性品质。”我很喜欢这个描述,它让我觉得教育是一件特别和谐、美好、大有可为的事情。 之前在平民学校接触到关于子女教育的知识,像张怡筠博士的情商微课堂,加上常被家里亲戚问及小孩的教育问题,因而对家庭教育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 |
|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29日 |
|
| 尽情活在耀眼瞬间
|
| 朴树的原版。清淡、朴素、真实。其实很多人都在唱这首老歌,朴树,艾俐,刘鹏。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演绎,我还是偏爱朴树更凌厉细致、渗透于骨血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他唱尽了所有人的青春。人的一生本就短暂,灿烂如夏花绽放一般的青春更如惊鸿一瞥。在花一样的年纪绽放过,随即在极度辉煌后匆忙衰败。然而,这样极度灿烂后所带来的的极度凋零,绝望般的唯美更为震人心脾。 那些及其艳丽的满园花朵大部分都已流逝 |
| 发表时间:2014年04月11日 |
|
| 承诺之于大学
|
| 有多少人还记得进大学前的信誓旦旦,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暗暗许下的承诺。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有过好好学习,好好努力的信誓旦旦,曾经许下一定要在大学中好好干一番事业,许下诺言绝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可是,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却忘了我们的信誓旦旦。我们,经常和社团,学生会,班级去中心湖,去白云山,去阳江,来演绎一场通过游戏,通过游玩来结交更多的朋友。我们,在KTV里唱着200块一场的情与爱;用 |
|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25日 |
|
| 幸福,就像一杯白开水
|
| 班级正在举办一个叫“晒幸福”的活动,同学们都踊跃的参加,各自在自己的微博上“晾晒”各式各样的幸福,例如一次宿舍出游,一次唱k……甚至只是一杯奶茶。我不禁想,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属于情感世界的一种感觉,是人的一种满足感。它很简单,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更快乐更幸福。” “白开水,平常生活中人们喝的最多的水,它清淡无味,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生理机能具有非常重要的调理作用” 这是 |
| 发表时间:2012年12月18日 |
|
| 别筑高墙困住自己
|
| 小时候我曾希望看见曙光 在我视野的边际 我想看但它没再出现 我的手指感觉不到它 孩子长大了,梦已经消逝 我已处于惬意的麻木之中 ——《迷墙》 Pink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从小他就失去了父亲,一开始就注定了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到公园里孤独地寻找父爱,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在家里,母亲对他过分的看护让他极度反感,使他丝毫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温暖。而在学校他不得不面对刻板严格的填鸭式的教育制度,被规则束缚,抑制 |
| 发表时间:2013年10月30日 |
|
| 读书的意义
|
| 我从来不会想到今天的我竟是一个在读书的人。二十岁以前,上大学以前,大二第一学期以前,应该说我从来没有用心灵去认真去读一本书。或者说,可能以前看书,从头到尾每个文字略过一遍,读完了,便完事了。并不似如今读书,会在脑海中引起心灵的共鸣、灵魂的感悟。或许是年纪稍大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人在不知不觉中变着成熟,对着书中提到的人和事,便也能够更多地想到更多东西。 大抵所有成年人都会知道,包括读书和不读 |
| 发表时间:2013年06月24日 |
|
| 当广告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
|
| 广告,在现代社会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嘲讽意味词语。企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被视作打广告。赞助是广告,新闻是广告,甚至连公益也被看做是广告。广告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广告也变得越来越敏感。当广告刚出现的时候,它的作用是积极的,能够然人们记住品牌,记住商品,提高销量。而现如今,打广告反而可能会造成不好的效果,其原因除了消费者越来越理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广告的数量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 |
| 发表时间:2015年04月20日 |
|
| 雷锋精神之《雷锋之歌》观后感
|
| 电影以“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都要度过一生,有的人啊,那条路可以引领你走到最壮丽的人生”开始了,此时,雷锋正背着张大娘那患病的孙女到医院。到了医院,他又立马就拿起拖把拖地。别人没吃东西,他开心地递自己的那份给别人。这使得作为观众的我和影片中参加体检的人和接兵的指导员,都把他当成医院的服务员了。近来,社会上的一些事件,让我们觉得乐于助人似乎变得遥远、变得抽象。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下,乐于助人 |
| 发表时间:2012年04月25日 |
|
| 读《1984》有感
|
| 看书除了对读者本身的思维有一定的冲击之外,对于一个人思想的成熟也有一定的影响;看书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这个社会,让我们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有时保持一个怀疑的心去看待社会,我们才不至于在盲从之中忘却自我存在的价值。乔治.奥威尔(1903-1950)以尖锐,讥讽的笔触揭露了极权统治下的下层民众的生活以及对无产阶级社会的追崇,让我们更加懂得去珍惜思想自由,人性自由的重要性;《1984》能够以一种震撼人心 |
| 发表时间:2015年06月30日 |
|
| 天使带伤痕
|
| 小时候看的一个童话故事里,慈祥的奶奶安慰因为疤痕而被嘲笑的小孙子说,伤痕是断了翅膀的天使来到人间时留下的记号。 大概每个人都有深埋的伤痛疤痕,藏在长袖外套遮掩的皮肤中,躲在热闹人群孤独的内心里。如此隐晦而不动声色,以至于活在每个快活日子里的你都以为它早被时间消磨殆尽,但某个阴郁雨天那些伤痕倏然疼痛揪心起来的时刻,却又一遍遍提醒你该去面对现实。 卡莱尔说,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清醒的黑夜 |
| 发表时间:2015年05月30日 |
|
| 请不要离弃他们 ——记“私宠之家”志愿者之行
|
| 一条都是卖建筑材料店铺的老街道,人烟稀少,偶尔几个行人走过,两侧的房屋看上去就知道年代久远,给人一种荒凉寂寞的感觉。在这一片灰黄的景色中,唯有一处透着绿意盎然的生机——一间四楼高的黄色小楼,不大的门面两旁爬满了不知名的植物的绿叶,门的前方还可爱地围着一小块白色的木栅栏,显得颇为精致与宁静。抬头一看,“私宠之家”四个字在绿色的背景衬托下尤为引人注目,这里,就是我参加的志愿者活动目的地。 广州私宠 |
| 发表时间:2013年05月31日 |
|
| 番禺博物馆上课有感
|
| 上个学期通过面试进入了校团委下属的一个英语义教志愿者组织,周日英语学校。上学期我所在的基地是凤阳社区,给中小学生教英语。而这个学期的基地是番禺博物馆,教学对象是博物馆的几个女职员。去博物馆上了两次课, 感觉很不错。 一方面是博物馆非常照顾我们。 每周四中午一点钟,博物馆的司机就会在博雅园后面的公交车站等我们,然后把我们送到博物馆。上完课后还会送我们回来学校。对我们来说,省时省力当然不在话下 |
| 发表时间:2013年03月26日 |
|
| 愈挫愈勇
|
| 人生道路选择多多,遇到的问题也很多,你有你的态度,我有我的行动。有的人,一遇到打击,便无动于衷,心灰意冷;有的人,也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便痛受打击,难受不已,灰溜溜地一边去;而有的人,不管别人态度如何,也无论别人说什么,都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各种尝试,愈挫愈勇,不到最后不放弃,而我最欣赏的就是这样的人,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迎新是大二每个班级的重头戏,需要大家的投入与努力。但刚开始并不是那么顺利 |
| 发表时间:2013年10月29日 |
|
| 广外,我想对你说
|
| 回头望,昨日还是军训烈日炎炎的热火;向前看,今日已是期中初秋凉风习习的静谧。我亲爱的广外,你可知道,我有多少话,想要对你说? 初见你,是在那一个春天。在那个令人向往的双休周末,我合上书本,走出教室,坐上了前往广州的城轨。带着无数热切的期盼,我踏入大学城,来到你的门前。你庄严盛大的宏伟,让我惊叹不已;你为人称道美丽,让我醉心难舍;你书香弥漫的气息,让我流连忘返。从此你的美,便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的一笔 |
| 发表时间:2015年12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