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队伍  招生信息  培养与管理  中心活动  资料下载 
搜索结果页
曹益凤|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制度困境与出路选择
曹益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广州市社科联2018年度“羊城青年学人”资助研究项目(编号: 18QNXR63)、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编号: 2017WQNCX03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3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因中央立法的缺位,宅基地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19日

陈晓枫、陈瑞旭|新中国70年农地经营权制度演进的逻辑与经验
作者简介: 陈晓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瑞旭,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下的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BJL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原刊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1期。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16日

陈光军|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改革40年来粮食安全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简介:陈光军,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康巴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民族学院自办科研重点项目“四川藏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项目编号:XYZB18010SA)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原刊于《农业经济》2020年第3期。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中国改革40年来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16日

“新冠疫情中土地制度和‘三农’问题思考与改进研讨会”暨“土地法制前沿论坛”第十四期成功举行
2020年4月23日上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8ZDA151)课题组、“乡村振兴战略法治保障研究”科研创新团队主办的“土地法制前沿论坛(第十四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法治任务(之十一)——新冠疫情中土地制度和‘三农’问题思考与改进”以远程视频的形式召开。土地法制研究院全体教工参加研讨会。会议由高飞教授主持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24日

公示
公 示 根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度教职工年度考核实施方案》(广外人[2020]9号)文件精神,我院经过研究院全体研究人员民主测评和研究院考核领导小组讨论,2019年年度考核“优秀”等级人员名单:于凤瑞、曹益凤,合格人员名单:高飞、张凇纶、李昌平、张保红、孙聪聪、陈越鹏、李冬梅。 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0年4月18日至25日。如有异议,请向研究院反映。联系电话:020-36250866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18日

赵黎|新医改与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十年经验、现实困境及善治推动
赵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民合作社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实现机制和路径研究”(批准号:19BJY14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9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本文在回顾与评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总结2009~2019年的十年新医改经验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08日

高飞|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入法的公法基础——以《土地管理法》第62条之解读为线索
作者简介:高飞,男,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法学、土地法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项目号:18ZDA15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农村宅基地“三权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26日

李国强|《土地管理法》修正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构造
李国强,男,法学博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法学、土地法学研究。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项目号:18ZDA15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修正后的《土地管理法》增加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27日

李俊|中国土地治理的规划权体系构建
李俊,男,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权法、合同法和罗马法研究。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项目号:18ZDA15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中国土地管理以用途管制为手段,“管制与规划”构成了土地治理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27日

丁关良|宅基地“三权分置”之权利入股农民合作社的法理障碍和化解对策
作者简介:丁关良(1959-),男,浙江义乌人,教授,主要从事农村产权、土地法以及农村法治研究。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理念下的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研究”(19ZDA08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研究”(17JJD790018)。 本文原刊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30日

方涧|耕地保护视阙下轮作休耕的法律表达
方涧,男,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郑州大学中国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研究”(18ZDA15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 要:从概念行政法学认识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06日

“新冠疫情背景下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中国土地治理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通知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新冠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这为我们探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挑战,也对我国土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推动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法治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和法学院、《中国土地科学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01日

焦富民|“三权分置”视域下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制度之构建
焦富民,法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引领和保障研究”(15AZD009)的先期成果。 本文原刊于《政法论坛》2016年第5期,《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0期转载6000字,注释已略,引用时请以原文为准。 摘要:我国物权法第184条和担保法第37条第2款明文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即便在“三权分置”视域下,限于农村土地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3日

马翠萍、郜亮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理论与实践——以全国首批29个农村集体资产股…
马翠萍、郜亮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7CJY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经验总结及效果评估”(项目批准号17BJY010);教育部重大课题“农地三权分置的实践研究”(编号:16JZD024) 本文原刊于《中国农村观察》2019年第3期,注释已略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3日

周振|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跑路烂尾”之谜:基于要素配置的研究视角
周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项目编号:18VSJ062)的资助。 本文原刊于《中国农村观察》2020年第2期,注释已略,如需引用请核对期刊原文;仅限学术交流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 摘要:对于工商资本下乡,市场有需求,企业有动力,但是大量工商资本下乡后却“跑路烂尾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29日

共有 13330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8888 页   当前第 8727 页

© 20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