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人在等待—读《白昼提灯》有感
|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在尘世遇见最初的你。 那一世,我手提长灯,在繁华俗世,寻寻觅觅,只为寻找你。 “你在哪里?你究竟去了何地?你怎能如此狠心,把我丢弃在这光怪陆离的红尘受尽千般苦楚?” 明朗的晴空,繁华的街头,拥挤的人群,街的尽头,一个手执明火的人,张望着,他喃喃道:“人在哪里?人在哪里?” 现世的轮回,人失落了。 人果真失落了吗?是谁在政坛叱咤风云?那一位位“功勋卓越”的领袖不是人吗 |
发表时间:2013年05月14日 |
|
因为相信——谈与艾滋群体的相处
|
《最爱》,是以赵得意和商琴琴的爱情展开的关于一类边缘群体——艾滋病患者——的故事。这些被人们惧怕、厌恶、排斥的艾滋病患者被隔离在一所废弃的小学里,他们不受世人理解和接受,他们被村里人唾弃;他们期望在和他们同病相怜的人群中得到宽慰,只是这样的一群人各怀心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赵得意和商琴琴不顾世人反对、毅然决然地结婚了。虽然他们派发的喜糖没有人敢吃,但他们依然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活得绚烂,像烟花 |
发表时间:2013年05月16日 |
|
廖智,一个美丽的志愿者
|
廖智,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是陌生的。在柴静主持的《看见》专题栏目中,近期采访的对象就是她,节目叫《生命,美得让人流泪》。 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廖智对快乐的追求。在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她失去了婆婆和10个月大的女儿,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失去了婚姻。这样的灾难发生在一个普通人身上,该怎样面对呢?乐观、坚强,这些字眼常常被用来形容廖智,她确实是这样。但是在节目中,她更是一个爱美的女生。雅安地震发生 |
发表时间:2013年05月19日 |
|
低碳之路,由我们做起
|
高楼林立,华灯初起,如今的世界已今非昔比。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到达的是全新的高度,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人类文明。无论从器物或精神,从制度或思想的层面看,我们都有足够的资本向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炫耀。我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民主的法律圭臬,拥有高大宏伟的摩天大厦,拥有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品,还有我国每年以惊人速度攀升的GDP,这些变化无一让人欢呼、让人惊喜。然而,我们于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背后却是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23日 |
|
《春天不是读书天》影片
|
看每一部电影,每一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电影中给我以深刻印象的有两句话,“人生匆匆,若你不偶尔停下来四处看看,会错过很多事。”“人不应该相信什么主义,应该相信自己。” 说实话,我并不支持Ferris的做法,逃课九次,每次都用装病等手段来瞒天过海。也许有人会认为他很聪明,能够预见一切可能性和做好万全准备,但我却认为聪明不该这么用。珍惜人生,四处走走看看,这和我的生活理念是一致的,但我提倡的是利用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25日 |
|
中国梦 不寂寞
|
听着林宥嘉唱着那句“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你不禁忧伤。你终于修完了大学四年的专业,考过了六级,篮球打得不错。可是你却不知道,毕业后的你,该往哪里去,该去做什么。你跟家里说,想自学一年考公务员,于是花着每个月家里寄来的钱,窝在出租屋里胡乱地翻书。午夜的时候你从梦中惊醒过来,竖起耳朵听见滂沱的大雨几乎使整个城市陷入一种瘫痪。橘黄的路灯下,大雨愈加嚣张,灯光奋力地投射进屋子里。你突然害怕光,害怕它照在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28日 |
|
祝福那名努力的孩子——《流星之绊》读后感
|
印象中的那个孩子很沉稳,他的运动神经很好,可以轻易地从二楼跳到地上,可以撑起弟弟和妹妹两人的重量;他的脑瓜很好使,一份份诈骗计划都经由他深思熟虑过后产生。 他背负着很多东西,很多几乎压垮他的东西。他称之为使命。 他看见了很多东西。见过漫天坠落粉碎如要毁灭黑幕那般璀璨的狮子座流星雨,也见过那些最原始、最肮脏也最美丽的罪恶。 他是兄长。他是两个孩子的兄长。 他说,他想履行责任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29日 |
|
即使你所给予的全是虚幻——《幻夜》读后感
|
这是我所阅读的,第二本东野圭吾的书作。第一本是《嫌疑人X的献身》,那里面石神所展现出的爱情是那样纯洁,那样单纯。所以,当新海美冬所创造的幻夜袭来时,我措手不及,因毫无防备而被伤到了。水原雅也,那样……那样笨的男人,那样胆小的男人,那样懵懂而不清醒的男人,拥有这样悲剧的结局,是自己所选择的,还是美冬替他选择的? 你说过,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黑夜的道路上前行。 你说过,我们的路上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29日 |
|
那个年代的此地
|
每个年代,都有属于每个年代的深刻印记,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独特气息。上个世纪的中国,处处充斥着不稳定,各个地方都不尽相同,“一个”的中国竟是找不到一个统一的词来形容。但是,在那个不安定的年代,那个一言难尽的年代,有这样一个地方,将西方传入的新鲜融入大街小巷,把民族的传统深深刻入骨髓,与港澳共同发展,为那个年代的中国留下了至今仍让人唏嘘不已的记忆。 广州,一个发展迅猛的城市,很多不曾来过广州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30日 |
|
致我们的青春
|
青春,是我们美好的年华。在短暂的青春岁月中,我们有时间、有活力,我们有勇气、有热情,我们有追求、有期待…我们有犯错的机会,我们可以不顾一切,肆意地去闯、去尝试、去爱、去恨,而这一切,无论是开心或是悲伤还是后悔,都是我们最美好的青春,最美好的回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电影是改编自辛夷坞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看过原著的人都觉得电影拍得不好,不能表达书中的人物形象或情感,虽然我没看 |
发表时间:2013年05月03日 |
|
从雅安地震公知危机看当代大学生
|
五年前的汶川,是国人心头无法磨灭的伤口。而这个伤口在五年后又一次被撕开,每个中国人此时此刻内心都陪感钝痛。雅安——这个短短几天内传遍华夏大地的名字,已饱受灾难的创痛。 记得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时我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举国默哀那刻,当时稚嫩的我心中却也是浓浓的爱国情。而在雅安地震黄金救援72小时内,我一直为雅安祈祷。灾区的片段犹如重演搬深刻在心头。 情景相似,却也不一样。较之之前的博客、论坛时代 |
发表时间:2013年05月05日 |
|
“我们”的中国梦——两会精神讲座有感
|
曾经,马丁·路德·金在美国高呼“我有一个梦想”,虽然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呼号却站得更高,甚至传遍了全世界。而如今,我们也喊出了我们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是我们的中国梦。或许,这个梦早已存在,在每个人的心底,在每一个华夏大地的角落默默生根,发芽,慢慢长大。 中国梦,就像白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说的那样,不是政府的梦,不是国家的梦,不是领导的梦,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是每个个体的梦的集合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15日 |
|
浮生若梦—读浮生六记有感
|
仍记得初识沈复之文,正是《浮生六记》中收录的《童趣》。 其时并不了解沈复,只因其文玩性甚强,不自觉有共鸣罢了。重读经典,只因一时起意,却觅得另一般滋味。 《浮生六记》,极尽其放浪形骸之事,前四卷轻佻狂放,不羁真我,后二卷看似因诸多坎坷哀事而大彻大悟痛改前非,实质上并未真正幡然,潇洒依旧,孤傲超脱,甚至乎脱离现实。且不论后二卷留存真伪,一读却是无碍。 于文学领域,沈复无疑是成功的,笔法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21日 |
|
你幸福了吗?
|
小时候,幸福是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很多好吃的。现在,大年夜一帮人到处串门,笑着说“新年快乐”只是记忆深处的一抹温暖了。再星空灿烂的大年夜,路上还是人烟凋零。只是每个房间里的电脑前,播放着各种剧...... 以前,我们觉得幸福是吃得好,穿得好,现在我们可以吃到四季的食物了,有世界各地的食品可以选择,但是我们还可以,还能吃什么?彩色馒头,色泽诱人,你敢吃吗?外面的饭馆菜色繁多,口感“极佳”,你敢 |
发表时间:2013年04月17日 |
|
赵广军——一个不一样的志愿者
|
“小时候我跟我的同伴长大了的梦想就是相当像电影《古惑仔》里面那样子的老大,这样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我兄弟畏罪自杀之后,我去他的灵堂送他,我问自己:什么才是兄弟?为什么平时那么要好的几百号人说散就散了呢?” “我问我妈,什么是好人,我妈说,‘好人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我从来没有那么强烈的念头想要跟一个女孩子一起走完这一辈子,但是最后她还是离开了我。” 赵广军,一个平凡而又 |
发表时间:2013年03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