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院观察】韩永辉:奥比中光落子容桂,深顺协作抢跑新赛道
|
导读 1月3日,“奥比中光项目”在顺德容桂举行动工仪式。这背后是容桂积极抢抓深中通道建设机遇。随着深中通道全线贯通,容桂最快40分钟可到达深圳南山,成为顺德对接深圳的第一站。近日,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就此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 韩永辉教授表示,随着深中通道全线贯通,顺德容桂区位含金量“陡然上升”,已然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容桂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这一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多方互助共赢 |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08日 |
|
【研院观察】史蒂芬•布劳尔:“一带一路”倡议彰显中国的发展远见
|
导读: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迈入第二个十年,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一倡议的未来发展。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地区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如何?一些西方国家对该倡议为什么持怀疑、担忧甚至害怕的态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教授史蒂芬•布劳尔(Stephen Brawer)做客《大变局》节目,基于其对“一带一路 |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26日 |
|
【研院观察】侯赛因·阿斯卡里:中国智慧与全球治理关键词
|
导读: 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登了我院特聘研究院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的文章——《中国智慧与全球治理关键词》。侯赛因·阿斯卡里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是最伟大的全球发展事业,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以下为原文转载 |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13日 |
|
【研院观察】李青:积极发展“海外广东”,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
导读: 1月24日上午,在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大会发言环节,省政协委员、省知联会副会长、我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关于如何做好“海外广东”战略布局,李青教授提出,要建立健全立体式“海外广东”安全保护机制,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南方网就此进行报道。 以下为原文转载 |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30日 |
|
【研院观察】李形:阿根廷选择不加入金砖是一个错失良机,民粹政治导致的结果
|
导读: 1月30日,我院云山领军学者、教授李形就阿根廷不加入金砖国家在《China Daily》发表评论。文章表示,阿根廷不参与并不预示着金砖国家机制扩张困难,对阿根廷而言,这是一次错失加强国际关系和拓展市场的机会。阿根廷和巴西应该摆脱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做法,而专注于创造新的社会政治契约。 以下为原文转载。 Argentina not joining BRICS is likely |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31日 |
|
【研院观察】李形:中国应将全球南方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
|
世界正在经历许多全球问题上的南北分歧,包括乌克兰战争和以色列-加沙战争。面对充满敌意的西方,中国应该将全球南方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我院特聘教授李形就此在《南华早报》发表文章。文章回顾了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中的“三个世界概念” 对中国发展和外交政策的影响。强调中国希望一个公平的世界秩序以及一带一路和全球倡议的立足点必须回到全球南方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 以下为原文转载 |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02日 |
|
【研院观察】韩永辉:GDP破13万亿,广东如何“挑大梁”?
|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广东省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就此,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于1月24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文,总结广东省经济总量和结构趋势,并给出未来发展建议,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建言献策。 以下为原文转载。 李嘉桐,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1月23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广东省 |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24日 |
|
【研院观察】程永林:放宽市场准入,助力广州南沙“海陆空”产业新技术应用提速
|
导读: 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支持南沙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意见》明确,将在医药、医疗器械以及多个民生重点领域,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我院程永林教授就此接受《南方财经报道》的采访。 程永林教授认为,放宽市场准入,有助于广州、广东省和大湾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发表时间:2024年01月13日 |
|
【研院观察】李形:为何中国与“新殖民主义”无关?
|
随着中国发展壮大及其对外经济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繁抹黑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经贸合作,炮制所谓“新殖民主义”等谬论。西方的媒体和政客有哪些伪善的地方?中国的崛起推动世界大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近日,丹麦奥尔堡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形做客《大变局》节目,基于其在西方学术界30多年的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内容节选如下 |
发表时间:2023年12月30日 |
|
【研院观察】米凯莱·杰拉奇:意大利应该继续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
|
近日,西方媒体纷纷报道称,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正在考虑退出“一带一路”倡议,但事实上,梅洛尼尚未下定决心。对此,米凯莱·杰拉奇教授在我院合作智库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BRIX)发文表态。他认为,意大利应该继续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并且促进与中国在其他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米凯莱·杰拉奇是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他在中意合作和“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发表时间:2023年08月15日 |
|
【研院观察】韩永辉:擦亮“新成色” 厚植新型工业化新优势
|
新型工业化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探索,新型工业化在生产要素、生产动力、生产组织、生产要求等方面呈现出新特征。广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不断涌现和聚集新型生产要素,构成更加高效的动力源泉。我院韩永辉教授12月19日在《广州日报》上发文——《擦亮“新成色” 厚植新型工业化新优势》,就新型工业化“新”在何处、如何推“新”展开讨论 |
发表时间:2023年12月22日 |
|
【研院观察】韩永辉:加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促进大湾区科创高地建设
|
导读 近日,我院韩永辉教授就《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评论。 韩永辉教授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对于促进深港合作,促进大湾区科创高地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他认为,未来借助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促进大湾区科创高地建设亟需采取以下三方面战略:一是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二是促进合作区建设是增强深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三是加快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20日 |
|
【研院观察】侯赛因·阿斯卡里: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
导读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我院特聘研究员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先生的文章——《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 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侯赛因·阿斯卡里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到,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因此应该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他表示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成功现代化道路,这个道路应该受到尊重。他指出中国在现代化 |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20日 |
|
【研院观察】侯赛因·阿斯卡里:“一带一路”倡议增进了全球福祉
|
导读: 10月11日,我院特聘研究员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先生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的采访。该访谈为南都、N视频推出《大道致远·“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全球访谈录》的一部分。侯赛因·阿斯卡里先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的重要分水岭。对华“脱钩”“去风险”言论有损全球福祉,也不可能实现。 以下为采访视频: 声明〡本视频源于《南方都市报》。 |
发表时间:2023年10月18日 |
|
【研院观察】李形: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导读 近日,我院特聘研究员李形教授在《人民论坛》发表文章——《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基于“嵌入性”理论视阈的结构性阐释》。 李形教授以“嵌入性”分析视角为突破口,为解读中国经济的成就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从而反映出由“国家—市场—社会”的独特“嵌入性”整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