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队伍  招生信息  培养与管理  中心活动  资料下载 
搜索结果页
韩永辉:广佛莞惠肇等城市应进一步强化错位发展、产业协同
导读: 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正式开通运营,并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就此,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 他认为,随着大湾区同城化加速发展,广佛莞惠肇等城市更应该进一步强化错位发展、产业协同,同时还可以策划建立跨城市的产业园区、研发机构和高校联盟等,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以下为原文转载。 “大湾区大号地铁”通车,佛山如何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4日

赖雪仪:欧盟在防务方面处于从属地位
导读: 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洲的安全环境显著恶化,这一态势迫使欧洲各国更加迫切地向美国寻求安全保障,进而对欧洲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自主构成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一复杂局势,我院赖雪仪副教授受邀,就《欧洲战略自主前景:依存中求平衡》这一题目,接受了《半月谈》2024年第九期杂志的采访。 她表示,欧盟在防务方面处于从属地位,北约防务对于整个欧盟来说不可或缺。欧洲需要在保持与美国合作的同时,努力发展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20日

赖雪仪:法德合作对推动欧盟向前发展至关重要
导读: 当地时间5月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德国,开启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由于上一次国事访问要追溯到24年前,在马克龙出发之前,这一事件就备受外界关注。 就此,我校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赖雪仪副教授接受了China Daily的采访并发表看法。赖雪仪副教授表示,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僵局之后,马克龙及其德国同行应该认识到法德合作对推动欧盟向前发展是多么重要,并且当前的时机也很合适,因为法国和德国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29日

Stephen Brawer在《China Daily》发表评论
导读: 今年5月,来自法国、瑞典、南非和印度等各国的学者和媒体代表等专家访问了拉萨的一所寄宿学校。代表团成员参观了拉萨市第八中学的教室、宿舍和食堂,对西藏儿童的高质量教育表示钦佩,强调了平等受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一些西方媒体对西藏寄宿学校的批评,专家表示,这种指责“不公平,不真实”。就此,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Stephen Brawer也发表了评论。 Stephen表示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5日

Stephen Brawer:The world will see the Xizang's truth step by step
导读: 近日,一组由来自印度、法国、瑞典和南非等国的学者和媒体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团队于5月访问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郭家新村。就此,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Stephen Brawer)在《China Daily》发表评论。 他认为,当多数西方机构选择隐瞒并歪曲现实,我们有责任将现实和真实情况公之于众。同时他坚信,随着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世界将会一步步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3日

韩永辉:广交会正发挥产业引领作用,撬动中国制造向高端攀升
导读: 春日花城,骤显火热;万商云集,广纳“新”风。第135届广交会于4月15日开幕,这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春季广交会。就此,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接受了广州日报的采访。 韩永辉教授表示,广交会正发挥产业引领与标杆示范作用,作为支点撬动中国制造向高端攀升。“广交会不断延伸、打通、组合并推进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融合,成为生产力和创新力的转换器,也因此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推动者、见证者和引领者
发表时间:2024年04月15日

赖雪仪:中法在经济上可加强绿色转型、核能和旅游等领域合作
导读 自1964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法两国的关系已经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和加深,标志着双边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两国间的合作日益紧密,高层交流频繁,经贸投资大幅增长,文化交流精彩纷呈。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我院赖雪仪副教授接受了《China Daily》的专访,访谈内容已于5月3日以《Fruitful alliance》为标题发表。 在文章中,赖副教授强调了中法在经济领域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09日

特聘研究员史蒂芬·布劳尔在《北欧时报》上撰文
导读 “年轻人,向西走吧!” 是 19 世纪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口号,修建横贯大陆的铁路以促进发展也是亚伯拉罕·林肯的愿景。如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也展现了同样的进步和发展精神。就此,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Stephen Brawer)在《北欧时报》发表文章《A new decade for the BRI: Xinjiang – Gateway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16日

我院李形教授在《China Daily》上发表文章
导读: 近日,我院云山领军学者、丹麦奥尔堡大学国际关系学兼职教授李形在《China Daily》上发表文章,针对当前国际社会热议的“中国国力是否已达顶峰”问题,提出观点——“Down time——It is the West that has peaked, not China”。 文章从历史角度出发,指出中国作为一支新兴经济力量,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认为西方围绕“顶峰中国”的讨论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21日

Stephen Brawer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发表文章
导读: 在当前国际环境中,有迹象表明一些西方政客在观察中国时带有某种特定的视角。为了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及其“一带一路”倡议,应呼吁这些政客效仿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以更加理性和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评估这一倡议的深远意义。就此,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Stephen Brawer)接受中国日报约稿。 他认为,当前欧盟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可能与历史上一些伟大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18日

赖雪仪:朔尔茨访华受到多方面制约,结果难以预料
导读: 近日,德国总统访华,此举凸显中德友谊、中欧双边关系重要性,有利于增进双方互信,保持对话,促进合作。我院赖雪仪副教授在《China Daily》发表评论。 赖雪仪副教授表示,朔尔茨此次访华将涉及双边经济合作、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以及乌克兰和加沙冲突等多个议题。她认为,此次访问的成果尚不可知,因为朔尔茨所在的三方联合政府使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同时他也需要考虑到德国对美国在安全领域
发表时间:2024年04月14日

Hussein Askary:“一带一路”倡议在未来十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导读: 2023年10月,“一带一路”倡议在北京第三届“一带一路”论坛上迎来十周年。十年来,在国内外各方携手努力下,“一带一路”发展如火如荼。基于未来十年的全球框架与国际新秩序,“一带一路”倡议将会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它又将如何影响世界?就此,我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Hussein usari)接受《Minute Mirror News》访谈。 他从“一带
发表时间:2024年04月28日

李形、李青:“全球南方”争夺战
导读 4月23日,我院领军学者李形教授和我院执行院长李青教授在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上发表文章——《“全球南方”争夺战》。 文章表示,“全球南方”正崛起为一支影响全球治理格局的重要力量。面对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上升以及自身影响力下降,西方国家挑起一场“认知战”,炮制中国“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等叙事。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倡议与南南合作原则相契合,致力于互利共赢,但被西方国家以“零和”思维曲解
发表时间:2024年04月25日

韩永辉:国际海运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失衡
导读: 近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外贸出口面临了海运价格上涨、集装箱一箱难求的现象。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企业如何以变应变?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就此接受广东卫视《晚间新闻》采访。 韩永辉教授表示,海运价格上涨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供给方,运输渠道堵塞,集运市场合同重新洗牌;另一方面是需求方,欧美市场补仓周期启动,关税政策调整形成一定预期。 以下为采访视频。     视频来源:《触电新闻》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18日

韩永辉:人工智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探析与实现路径
导读: 近日,我院副院长韩永辉教授及博士研究生谭舒婷在中国社会科学网上联合发表文章——《人工智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探析与实现路径》。 文章表示,新一轮技术革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文章系统阐述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与国家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并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以下为原文转载。 谭舒婷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27日

共有 13331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8888 页   当前第 8577 页

© 20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