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教授谈概念转喻与语用推理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宣培培 4月4日下午两点半,新学期高翻学院岭南翻译沙龙之译学前沿讲座之四在四教424与大家如约而至。张辉教授应邀为全院师生做了题为“概念转喻与语用推理”的精彩讲座。 张辉教授现为《外语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获语言学博士学位。2003年6月至2005年6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王宏志教授谈“我的晚清翻译史”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宣培培 10月13日下午两点半,王宏志教授应邀在一教201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 “我的晚清翻译史” 的精彩讲座。我院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出席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王宏志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教育背景以及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经历。王教授是研读中国文学出身,大学期间获得了翻译和中国文学的双学位,硕士论文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月派,博士论文则是研究“左联”作家鲁迅。王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从“学科本位主义”谈开去??叶舒宪教授“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讲座感想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6级翻译学研究生 马敏敏 所谓学科本位主义,就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总是最好的,排斥其他学科。妙语连珠的叶舒宪教授长达近三个小时的讲座谈及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视野开阔,纵横交错,而在我看来却有一种单一的精神贯穿其中,那就是对本位主义的强烈不满。 叶教授首先通过分析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及相关性,指出两者最大的共通性便是“破旧”,即突破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听叶舒宪教授关于文学人类学的讲座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6级翻译学研究生 吕黎 在听叶教授的讲座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人类学是到底是什么。但是内心里对这门学问似乎总有着天然的亲近,心向往之。在我浅薄的理解里,人类学总归逃不出人类这两个字,它研究人自身,研究人和人、人和动物、人和自然以及一个群体和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和另一个社会的关系。而我对和人本身有关的学问总是有着天然的兴趣的。我认为人类学是和生物学、历史学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记高翻学院2006-0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教学研讨会
|
发表日期:2007-07-30 2007年3月4日,我院本学期第一次教学研讨会在清远新银盏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春风催发展,在开学第一周,学院全体专任教师济济一堂,对学院的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既总结了学院在2006年度取得的教研业绩,更为学院的新一轮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背景是翻译学学科的新发展。不久前,教育部正式批准广外大的翻译学作为新的自设二级学科学位点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第二次专家论证会召开
|
发表日期:2007-07-30 2006年12月22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第二次专家论证会在上海举行。仲伟合副校长与穆雷教授参加了论证会。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是我校首先提出设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高度重视,列入2006年工作重点,曾于11月初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了第一次专家论证会。 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李军指出,第一次论证会主要是介绍情况,理顺关系,充分听取专家意见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全国高校口译教学研讨会”圆满结束 与会教师高度评价
|
发表日期:2007-07-30 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集团)外语出版社和《中国外语》杂志社协办的“全国高校口译教学研讨会”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讨后于7月21日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52名口译教学一线的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其中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四川外语学院、广西大学、江苏大学、西北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农大、浙江师大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刘军平教授谈“塑造民族认同 跨越民族疆界”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李瑾 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下午两点半,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后、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教授刘平军博士于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塑造民族认同 跨越民族疆界”的精彩生动讲座,刘军平教授从翻译学、社会学、心里学、文化研究等角度出发,探讨了翻译对中华民族国家塑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次讲座不仅活跃了高翻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李德凤博士以‘有声思维’为例谈翻译研究中的研究方法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黄璨 十月十日,在图书馆负一层多功能报告厅,香港中文大学李德凤博士为翻译学院的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演讲。 李德凤博士现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英语和翻译,他也曾在中国大陆和加拿大教英语和翻译。他的研究方向为实证翻译研究,翻译教材教法,实用翻译及翻译研究方法论,他的论文曾多次在翻译权威期刊,如Target, Meta, Babel, Perspective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高翻学院教师参加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
|
发表日期:2007-07-30 2006年10月19日至21日,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七名教师赴会学习。副校长/高翻学院院长仲伟合教授在大会作主旨发言,穆雷、刘绍龙、赵军峰、詹成、王斌华、欧阳倩华老师和研究生王柳琪宣讲论文,他们的发言得到广泛好评,并引起听众很大的兴趣,讨论得非常热烈。广外高翻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研究成果受到代表们的称赞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
发表日期:2007-07-30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文名称为China Association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缩写为CACSEC)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日至6日在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领域的一次盛会,聚集了在对比语言学、翻译学、中西文化比较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高翻学院召开第二届教学研讨会
|
发表日期:2007-07-30 高翻学院第二届教学研讨会于11月18日顺利召开,仲伟合副校长和高翻学院各位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莫爱屏副院长主持,学院教师就各自研究领域并结合翻译教学实践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此次研讨会的发言涵盖笔译教学、口译教学、口笔译理论和实践等领域。高翻学院的各位教师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及教学方向做了发言。穆雷副院长介绍了高翻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构想;李明老师探讨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申请博士经验与反思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邢杰 经历了几个月的申请博士历程,每个人心中都有些许体会。尽管各自为之触动而印象最深的侧面不同,但有一点似乎大家都彼此默认,那就是:考博的成功取决于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和努力,是各种因素交织凝结的合力把大家在学术研究的征途上又推进了一大步。 翻译学的建立与发展??考博之内在动因 自霍姆斯于1972年提出“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的名称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申请博士的点滴体会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陈丽娟 能够在这次博士申请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被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离不开导师穆雷教授的鼓励和悉心指点。在导师的点拨和帮助下,在过去的一年半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步,并为以后在博士申请中胜出奠定了基础:(1)首先是表达和思辨能力。从以前的废话连篇到如今的言简意赅、从以前的意识流到如今的言之有理,多亏导师的多次提醒,还有她给我们创造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我的考博之路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李红玉 知道自己被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录取为翻译学博士生的消息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刚知道时的那种狂喜也已经被平静所取代。在这种平静中回顾我走过的考博之路,一切似乎都更加清晰。 我的研究生学习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可以说如果没有遇到我的导师穆雷教授,如果没有参加过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我今天和明天要走的人生道路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研一的时候,和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