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而道远---叶舒宪教授讲座感想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6级翻译学研究生 欧阳之英 3月15日下午,我参加了叶舒宪教授题为“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讲座,既感到震撼、振奋,又感到沉重、担忧。 震撼是由于叶教授的“文学人类学”探索了人与文化、文学与文化的天然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的来源,让人类骄傲不已的“高度文明”的根源是大自然母亲早已形成的天然规律,而不是人类发达的大脑所独有的想象力。对玉兔的传说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我院B类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活动
|
发表日期:2007-07-30 新学期伊始,高级翻译学院的校级B类科研团队“计算机辅助口笔译教学系统(CAITS)的开发与应用”积极开展团队科研活动。 科研团队负责人、副校长仲伟合教授对团队在2007年的科研工作计划及具体步骤作了明确指示,并鼓励团队成员(特别是团队中的青年教师)要积极进行科研,多写论文,写好论文,争取在2008年我院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口译大会”递交上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团队成员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专业翻译人才需求与培养”高峰论坛纪要
|
发表日期:2007-07-30 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的“专业翻译人才需求与培养”高峰论坛于2007年1月13至14日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解放军外语学院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第一届珠三角英语专业研究生会议综述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陈丽娟 2006年6月26日至29日,澳门大学举办了第一届珠三角英语专业研究生会议。会议的参与者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首先是来自国内外并应邀做主题发言的知名学者,包括来自香港大学的Prof. Bill Ashcroft、瑞典斯德歌尔摩大学的Prof. Kingsley Bolton、汕头大学的Prof. Jun Liu、香港岭南大学的Prof. Meaghan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方开瑞博士谈“叙述学与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必要性和方法论”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陈庚钒 11月7日下午2:30,北京大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方开瑞于图书馆负一层多功能报告厅就“叙述学与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必要性和方法论”给我院师生带来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方开瑞博士的研究方向与兴趣为小说翻译史研究、文学文体学、叙述学,曾在《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读者》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翻译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张佩瑶教授谈“传统译论关键词英译”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王晓娜 2006年9月26日星期二下午两点半,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 at Canterbury)哲学博士(英国及美国文学),现任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翻译学课程主任、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的张佩瑶博士于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就“传统译论关键词英译”为题与我院师生进行了交流。张佩瑶教授深入浅出的精彩演讲,深深地吸引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第二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
发表日期:2007-07-30 2006年10月19日,第二届全国翻译学院院长/翻译系主任联席会议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召开。广外大高翻学院副院长穆雷教授出席了联席会议并作会议主题发言。 2005年1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了全国首届翻译学院院长/翻译系主任联席会议并取得圆满成功,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长何其莘教授在会上建议,这种加强联系沟通的好方式应该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当场由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术业有专攻?勒代雷女士谈“如何应对口译中的干扰因素”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王娴臻 10月24日(周二)下午2:30,北校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座无虚席,济济一堂。巴黎新索邦大学教授玛丽雅娜••勒代雷(Marianne Lederer)女士以 “Interferences in interpreting into a B languag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为题,为广外师生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这次讲座由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宏印教授来我院讲学
|
发表日期:2007-07-30 11月14日下午,应我院邀请,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宏印教授给我院全体教师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与翻译研究”的讲座。 王教授主要就目前国内译界讨论较多的文化转向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译界对文化转向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确如译界有些人所认为那样有泛化的趋向,但若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到文化中就完全可以触及到翻译本体。对此王教授主要谈到了五点:一、文化是作为文明单元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跨文化时代的翻译与出版”研讨会在佛山召开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吕立松 11月25日?28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联合主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英语系承办的“跨文化时代的翻译与出版”研讨会在风景秀丽的佛山隆重举行。此次会议为翻译研究学者及翻译出版界人士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合作机会,吸引了大批来自内地、香港和新加坡高校的翻译学专家、学者,以及包括译林出版社、外语教研出版社、人民文学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关于博士申请的反思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李文静 关于申请和准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大家都谈了不少,例如积极主动、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全面备战等等,我在这里首先想说一下关于proposal的选题和idea的形成过程。最初出于导师的兴趣和其它考虑,我把研究范围定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并开始阅读相关文献。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雌雄同体”这一概念,觉得很有道理,同时在阅读过程中知道了女性主义同性别研究之间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我的考博历程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刘康龙 自获悉我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为翻译学博士生至今已二月有余,期间心境历程可谓复杂。当身边很多人,包括亲人和朋友,沉浸在喜悦当中向我一一祝贺时,我更多的却是一种亦喜亦忧的感受。喜的是我竟然爆了“冷门”,有幸被知名大学录取继续求学。忧的则是自己对未来没有细心规划,三年学业漫漫长路。这种复杂心态陪伴着我,也困扰着我。不过我想,总体而言这种担忧应该还是良性担忧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王宾教授谈“翻译诠释”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陆铭芝 6月20日下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兼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宾教授应高翻学院之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翻译诠释”的精彩讲座。在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之后,讲座正式开始。王教授侃侃而谈,与在座师生分享了其对翻译及“不可译性”的独特理解,他严密的思路、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生动幽默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全场听众。 王教授首先围绕翻译的性质及“不可译性”展开论述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高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与教材研讨会纪要
|
发表日期:2007-07-30 2006年6月3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召开了“高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与教材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翻译院系的专家领导。 上外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首先介绍了会议目的。他谈到,目前全国有三亿人口在学习英语,比英语国家的人口总和还多,可翻译水平却在不断下降,这与观念误导有关。许多业外人士,包括一些外语专家都认为,学好语言就可以做翻译,因此一直不重视翻译教学。今年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
高级翻译学院首届翻译教学研讨会综述
|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贾兰兰 高级翻译学院首届教学研讨会于6月3日上午顺利召开,校研究生部主任邹启明教授、学报常务副主编郭德茂教授,编辑肖欣怡、许莲华老师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莫爱屏副院长主持,学院教师就各自研究领域并结合翻译教学实践发言并讨论。 褚东伟副教授的发言以《精译与泛译??“翻译工作坊”课堂内外的建构主义操作》为题。他引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即学习是个能动的过程 |
发表时间:2009年06月0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