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队伍  招生信息  培养与管理  中心活动  资料下载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活动>>学术讲座>>正文
专家讲座|曹林:深度表达的垂直性、偏向性与高维性
2024-05-17 11:27  

5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前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受邀前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教学楼D410教室开展了题为《深度表达的垂直性、偏向性与高维性》的专题讲座,系统、批判性地阐释了深度评论的思维特征与应用技巧,回应了在场师生对评论的张力场、“问题意识”等议题的关切。

曹林讲座现场

    讲座中,曹林教授首先以“根系”为喻,强调了知识沉淀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应当在根系阅读和结构思考中把握思维的复杂性。对于深度思维的培养问题,曹林教授认为,深度思维源于越过了某种复杂性的障碍得到的清晰判断,看见不同,才有思辨,才有批判性驱动力。因此,曹林教授表示,在构思评论时需要把问题放在“张力场”中思考,在批判、辩驳中形成论证的力量。

“好的表达一定像是打深井,宁可要片面的深刻,也不要全面的肤浅。”在论述深度评论的垂直性问题时,曹林教授还给初学者提出了几点实用性建议,比如可以用“逻辑纵深字”驱动写作深度、减少弯弯绕绕、用正反例形成互文张力等。曹林教授还引用大量业内及自身的案例,讲述如何培养思维的“景深结构”,让评论形成在垂直维度的张力。比如曹林教授讲述自己指导学生关于“爹味”评论的故事,通过更换标题《每一个“好为人爹”后,都有一种落后的价值观》,让原本平铺直叙的标题表达瞬间立体起来。这个案例反映出评论中需要用批判性思维去驱动深度,给“一般道理”找到一个有观念冲击力的抓手,让“道理”更有道理,更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思想感染力。

讲座现场

曹林教授的讲话深刻风趣,资料翔实,同时极具批判性思维,在一次次思维对话与训练中丰富了在场师生对深度评论的认知与想象。

本次讲座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朱颖主持,学院政府传播与国际舆情方向研究生参与讲座。


文:刘贻泳

图:刘贻泳

初审:范平凡

终审:朱   颖


关闭窗口

© 20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