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中心
 首页  中心概况  师资队伍  招生信息  培养与管理  中心活动  资料下载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活动>>学术讲座>>正文
王晓红:意义生成的新机制:短视频与国际传播
2022-03-25 17:43 林晓漫,林意娴 

3月24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红教授为广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同学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意义生成的新机制:短视频与国际传播》的线上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包括短视频和国际传播两大板块。

王晓红教授先从短视频背景入手,向同学们介绍了我们正处于一个“新视听时代”:2016年-2021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从1.53亿增长到8.88亿。随后,王晓红教授讲述了视听工具历史发展脉络、5G技术的进步等,来表明短视频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与其发展之快。王教授表示:“我们进入了一个“无视频不生活”的时代当中,视频已经成为了我们当下的主要表达形态。”

12FBA3



一、短视频的特质:双
5E

在第一部分,王晓红教授指出短视频具有双5E的特质,即Everybody’s Engagement、 Everyday’s Experience、 Everywhere’s Emotion、 Every Moment’s Envison与Every Group’s Enlightenment。第一个E是时空维度,即人人可为,随处可见、随时可用;第二个E是功能维度,包括参与、日常经验、情感、想象与启迪。

尽管人们常将时间长短、形态丰简、渠道多寡、生动与否作为短视频的特质,但王晓红教授认为,这些特质只是表面的特质,无法解释今时今日短视频爆发式增长的原因,教授援引了安东尼·吉登斯的“当社会习惯以某种方式交流时,它势必内化为人们的观念结构,进入到社会再实践的领域,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形成新的社会活动,表现为日常化、惯例化。”来说明:短视频的出现,是新视听时代的到来,是社会话语体系的深刻变革。

二、短视频的逻辑起点:新关系

王晓红教授紧接着从历史的角度来解释短视频的出现是新视听时代的到来,她认为分享视频是视听新传播的兴起标志,而分享视频的标志是05年YouTube的出现。YouTube爆发性的增长,带来了分享视频的风靡,分享视频又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壁垒的移除,使得传播关系发生根本变革。一方面,视频传播呈微型化、贴近化,也越来越强调个人生活、个人情感和个性体验,另一方面,视频用户创造新价值,网络视频超越了“观看”,极大丰富了人类活动形态和创造力。联系到新闻传播学科,一方面要恪守新闻的品质要求,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新闻的播出不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因而要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用户。

三、短视频的全新机制

王晓红教授接着指出短视频意义的生成机制才是其直接作用于社会表达的基础,了解短视频意义的生成机制对于国际传播而言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意义生成机制包括:

1.全新的结构机制:视频文本化及新叙事。视频文本化即指视频在互联网环境中可以剥离成最小独立形态被“帧画面”,可以被用户阐释和作用,就像是“词汇”,可以随取随用,自由表达。不同于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于1974年提出的电视“流”结构,视频文本化打造了新的叙事方式,隐含着权力的变化。

2.全新的功能机制:视频口语化。短视频因其即时、互动、非正式、结构散漫的“口语性”,成为人际交流的词汇。这种“口语性”的特质使其连接情感的功能得到凸显,是短视频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这也说明,视频转发力并不全然来自信息价值,也在于情感共鸣,维持交流。

3.全新的交流机制:重返“面对面”的情景。回溯技术发展的路径,媒介技术在不断扩展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短视频的意义正在于其塑造人与人“面对面”的情境,以“可见”的形式,创造了新的共处情境和互动场域。值得注意的是,教授强调了技术的进步要为内容服务,在国际传播中,要有对象感、场景感、代入感、共情力和注意力,做目中有“人”的传播。

4.全新的创新机制:开放的价值共创。视频所展开的“交流情境”不再是一个人的观看行为,而是多人、多场景、多任务参与其中、开放协作的实践过程,在社交网络中,视频产品变成了不断动态扩展的内容体系。我们既要开掘优质原创内容,更要以生态思维来考虑内容建设,生产与传播的各要素之间互为联动,来实现创造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讲座的最后,王晓红教授特别强调,在视听研究中要注意到定位用户需求和情感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把握意义生成机制,才能更好地用好短视频,做好传播的工作。未来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会促使视频的表达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但无论如何变化,有一点不变的是:未来的视听发展必然会借助技术力量以更好地服务人的需求,因而在研究中应该重视对“人”的研究,这对做好传播有更大的意义与价值。



嘉宾介绍:   

王晓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教育部编辑出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高校新闻出版类专业群专家委员会及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新闻)、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重要奖项评委。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建设点项目负责人,“广播电视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多项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主要参与者。




文:林晓漫,林意娴

图:林晓漫

编辑:李安琪,赖欣嘉




关闭窗口

© 20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