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二期全媒体与国际传播暑期学校第八场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玮教授为学员们进行了一场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实践与城市发展》的讲座。
|
孙玮教授做客广外暑期学校 |
讲座伊始,孙玮教授谈到这次和广外暑期学校师生的交流是基于自己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做的案例研究,来展示新媒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怎么和我们中国当前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生活结合在一起。
当前人类文明处于转折的关头,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兴起,达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浪潮,大家要打破原来的认知和传统的眼光,用全新的角度理解新技术和互联网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以打开自己的视野,打破对媒介技术习以为常的概念认知。
孙玮教授以案例说明微信的使用把人们编织到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人们必须时时刻刻的关注微信上的信息,这种媒介方式是微信在使我们变成它的手段。这也表达了媒介具有工具性即是信息载体的一面,同时它还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的生活的座驾的一面。
为了打破大家对媒体融合的惯常认知,孙玮教授以同济大学的毕业学生建微信群卖有机菜的例子说明新媒体创业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经济业态的媒介融合;以财新记者辞职自己开微信公众号做严肃新闻的例子说明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叙述主体和方式发生了融合;以微信网友的见面说明大众媒介局限于文本,移动媒体则打破了线上和线下的区分,线上的传播加剧了线下的身体实践;以摩拜单车和全球住家旅行说明传播不仅是信息网络而且和地理之网、交往之网等各种网络有关,以及全球网络重构的媒介融合。这些观点告诉我们对于新媒体究竟可以做什么的思考,也启示我们如果只是从一个层面去理解媒介融合,那么新媒体只能加强大众媒体原来做的事情,以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这样是行不通的。
|
孙玮教授介绍思南纪实空间 |
“传统媒体人员流失,从新闻机构来说是一件悲哀的事,但从人类社会来看我很乐观,他们走了,是因为新闻传播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只是原来的新闻传播机构发生了严重的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做本专业了。”孙玮教授说道。”我们要找到新闻传播学怎样在大众传媒整体衰落的情况下的一个新的点,做原来大众传媒不能做的事情。”
对于移动传播中“移动”的概念她也进行了综合表述,指出移动的内容有人、物、信息和意义,同时移动在当前变成了人类社会基本生活状态与核心价值。并以自己基于新媒体的研究发现,说明了中国的新媒体实践在全世界是极其领先的,同时指出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于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影响和渗透,在全世界也是仅有的。
在说明移动传播可以创造城市价值的个案中,孙玮教授介绍了诸如思南读书会、上海电视台主持人线下的“侧耳”活动和”王厂长”地方摇滚等各种类型的文艺活动,它们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同时也以一种城市微更新的方式,激发了本地公民进入公共空间,参与公共生活。
|
嘉宾和学员问答互动 |
在问答互动环节,孙玮教授回答了“什么程度上的融合才是最科学的,如何找到媒介转型的道路”的问题。她分享了自己在十四个城市进行媒体转型的调研时的思考,最后以对惠州日报将企业传播、政府双微发布纳入APP平台的成功案例的分析,结束了这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