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16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主办的“2016广外-密苏里媒体融合与数据新闻工作坊”在我校成功举行。12月15日,来自密苏里新闻学院Reuben Stern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魁教授以及广外众多研究生导师在院系楼会议厅出席了会议研讨会,并且围绕密苏里新闻学院课程安排及就业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现场
会议期间,Reuben教授首先介绍了密苏里新闻学院7大专业,分别是:杂志新闻、数据新闻、摄影新闻、战略传播、纸媒新闻、媒体融合新闻以及纪录片专业。随后Reuben教授主要就学院课程安排和学分制进行了阐述,学校学生专业课程,不管什么专业都要上四门通识课,分别是写作课、新闻原则课、从美国的角度来讲的跨文化新闻学、多媒体报道基础课。这四门最基本的新闻通识课是在前两年学习的,是一种新闻基础课,到了三年级以后融合到各个专业当中。
三年级以后,会细分分专业,拿媒体融合举例,同学要上一门“媒体融合报道课”和常规的报道课,这种关于专业的报道课是所学课程中的“重头戏 ”。老师的教课模式不是传统的教师而是作为教练(coach)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实践。而一个学期是15周课程,如果想要加课时则需要院系的老师或者校长批准。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门辅修课程,有的课程专业需要学前置学科例如:学新闻报道前要修新闻编辑。而在高年级的时候,美国新闻史,美国传播法,cap stone顶石课(对应中国院校的毕业设计)。这三门是必修的。
在学分的安排上,Reuben教授告知一门课三个学分,一周有三次课,有每次25分钟的,也有每次1小时的。总体上来说,专业课占总学分的1/3或1/4,而总学分是120个学分,差不多40个学分的专业课,其他80分课时的学分是混合型的,有科学、人类学、语言学、经济学、人类学等等。大一开始学习的美国本土学生这些课程需要通过考试拿学分,若是中国学生去留学,则数学、统计学可以通过自己国内的成绩替代。
课程内容方面,Reuben教授分别介绍了数据新闻课程设置和媒介融合新闻课程设置。数据新闻课程对应科目分别为Car课、信息图表课、数据新闻课、高级数据新闻和地理图释课。而媒介融合新闻对应科目则分为媒介融合报道和媒介融合编辑两门主要课程和专业其他课程,具体为多媒体策划设计课、新兴技术新兴媒体课和移动客户端研发。值得一提的是移动客户端研发这门课程是和计算机专业同学合上的,有趣之处不止在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不同的学院,并且学生的分组也是混合分组,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也使得整个课程显得更多元化。
在会议的最后,杨魁教授提出了正常会议中最亮眼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也使得整个研讨会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新媒体时代下仿佛人们变成了技术爬虫,新闻传播学的同学们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于杨魁教授提出的深刻问题,Reuben教授表示高度赞赏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阐释。
“您的观察是对的,我们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探索甚至是架构上的调整,怎么才能培养出新闻传播上人才的竞争力,但是具体怎么调整并不好说”Reuben教授表示,在宏观上其实美国和中国学界和业界都存在共同的疑惑,但是具体如何解答疑惑并非一朝一夕能得到答案的。
在微观方面,Reuben则表示在培养的学生方面则有着较为明确的定义和要求。
“在与业界人交谈中探究了一下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后我们得出一些结论。首先,我们的学生要有一种能获取,收集,评估并且传播新闻的能力。具体而论,最重要的是先得看学生在新闻写作上是否有在语言表达上清晰明了的水平。新闻记者要有责任感和能力,他需要对大众的思考有一定的引导能力,所以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评估能力,能使得大众的目光集中而不是发散,能够起到一个对大众导向的作用。另外,对于学生的应变能力是有要求的,学生需要有好的平衡能力。再者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客观真实的认识并且有一定的责任感。还有就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并不需要达到一种很高的水平,但是需要有基础交流能力。对于学生在解决困难的能力上也会培养。通过教学经验和实习单位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的倾听能力即耐力不够,往往在他们在所在社区或者领域参加会议或是听讲座上缺少定力,从而使得对问题的分析不太透彻,最终导致通过自己的主观思维来评定一个问题,这方面年轻的学生急需提高”。
关于密苏里新闻学院课程的具体情况,Reuben教授表示,在剩下的一天里会做进一步介绍。
Reuben Stern教授和章于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