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由广外新闻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暨海丝国际舆情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隆重举行。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龙教授,在本次年会中发表了题为《社交网络的舆论高熵与风险管控》的演讲。
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龙教授
陈龙教授以社交网络的舆论高熵与风险管控为题,研究了舆论熵、以及社交网络舆论熵的主要来源、失控社会心理的表现等问题,探讨了相关熵控的话题。
陈龙教授认为“熵”就是“无序化”的度量,“无序化”代表着混乱,在工业革命时期,熵控还具有可能性,而现代社会“熵”还在增加,社交网络中的“无序化”风险不同于核试验带来的生态风险,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态风险,严重时能够引发社会动荡。
他指社交网络舆论熵的主要来源: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泛滥,焦虑感、恐慌感与被放大的负面情绪。
新媒体舆论引发的社会恐慌和社会焦虑是一种最大的失序状态,它动员了社会大众的防御性生活态度,容易滋生出偏见、分化、对立和冲突,带来社会融合的困境。从根源来分析,中国社会焦虑更多表现为认同性焦虑。其导致的结果表现在社会权威的消解、社会信任的流失、社会行为的失控三个层次。
社交网络中的“无序化”易导致失控风险,突出的表现为群体心理极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集体无意识鼓励群体偏见,感性思维催动想象膨胀,非理性代替了理性表述,从众心理凝固刻板印象。
失控即是熵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风险除了造成实际上的生命和物质损失,最为广泛的影响还是在社会、政治以及大众心理层面。风险社会的影响变得更易极端化,其本身也具有风险的“自反性”特征,具有“飞去来器 效应”,容易将风险重新传递回来。突出地表现为:对了认同和对抗性解码。
熵控网络是一种理想态的社会网络。自然生物圈的那种“规律强制性”如何在舆论管理中体现出来呢?我们知道,建造水利发电站,“规律的强制性”是要求不能破坏周围生态。那么,同样言论实现自由传播,“规律的强制性”就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避免引发社会危机,小到股灾爆发大到政局动荡,社交媒体的舆论也要杜绝谣言、负面煽动性舆论等的泛滥。虽然社会整体储备信息负熵,即社会具有纠偏能力,但往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输入新能源或控制熵的释放是熵控网络的简单策略。现实中需要确立社交网络的强制性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