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11日,来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涛教授莅临南校区E205,以“社会化媒体与空间批评”为主题,就认识空间、空间实践以及空间批评等问题与本院师生展开交流。讲座由专硕中心主任赵建国教授主持。
刘涛教授思路缜密、语言活泼,以丰富的案例文本赋予“空间”概念新的释义。他提出并解读了“迷路”“垃圾”“农家乐”“秸秆焚烧”“返乡叙事”“广场”和“卧室”等七个概念,让同学们从认识空间实践到理解城市空间的现代性危机,进而对政治权力和资本权力的空间化实践进行分析与批评。层层递进,围绕在空间问题上的权力体系逐步被揭示。
|
(刘涛教授为同学们讲解“空间”概念。) |
“垃圾”往哪儿堆?
城市与乡村在空间问题上存在剧烈对立。当谈到城市和乡村中的“垃圾”概念时,刘涛教授忆起了儿时的往事——在乡村捡羊粪。他以自身经验指出,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空间的属性不同,对于“垃圾”也有完全不同的认知态度。并通过分析农村的“秸秆焚烧”对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以及“雾霾”概念在城市中诞生并为城市赋权,刘涛教授又进一步论证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问题上的剧烈对立。
空间不抽象,空间是生活。
“空间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空间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他说,“似乎偏于学术,但这样一个哲学概念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下中国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空间转向”开启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与“图像转向”及“语言学转向”并列为三大转向过程,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空间批评思想。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刘涛教授认为碎片化时代的碎片空间蕴含了巨大的财富。时下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媒体客户端正在对人的碎片空间进行大肆抢夺与开发,“翻开手机,你会发现一点有用信息都没有!”而手机依赖症正是这种空间争夺的表现。刘涛教授对经典空间批评思想的再认识,为同学们揭开了媒体及其背后资本权利运作过程的神秘面纱。
|
(黄超同学向刘涛教授提问。) |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中,同学们也十分踊跃地向刘涛教授提问。如15级研究生黄超同学提出互联网强调的“场景”与“空间”概念的关系问题,刘涛教授肯定了一种介乎物质和虚拟之间的超空间形态的存在。针对乔丽同学所关心的城乡对抗是否会消失的问题,刘涛教授提醒同学们注意从学术框架上来讨论城乡冲突,不要将其视为简单的对抗关系。并通过分析农民在我国不同发展时期被赋予的不同身份标签,剖析了城市权力化的过程,为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主讲人介绍:
刘涛,1981年12月生,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2005.2-2005.7担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同在蓝天下》编导,2005.7-2007.6担任央视《新闻调查》策划/编导/编辑,2007.8-2008.10于美国田纳西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曾任教于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4年5月调入暨南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传播研究、视觉修辞研究、媒介文化研究。主讲《影视语言》《电视新闻》《新闻采写》《电视节目策划》《媒介文化研究》等课程。
文/张靓 图/夏偲婉 编辑:侯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