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秀凌教授
朱秀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专硕中心主任;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传播学专业(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方向),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公派留学)。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教专委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1项、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4篇;获省级学会教学成果奖2项和中国新闻史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曾任央视少儿频道实习编导、厦门日报和广西日报实习记者。
一、主要研究方向
青少年与媒介、家庭传播、视听新媒体、影像传播
二、 科研方面
(一)主持科研项目
1.主持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时代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激励与培育机制研究”(21BXW074)(在研)
2.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家庭传播学视域下的青少年网络风险防范与引导研究”(15BXW064)(已结项)
3.主持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研究”(14YJCZH234)(已结项)
4.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粤港青年网络社群互动与国家认同研究”(GD20XXW03)(已结项)
5.主持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践与规制:网络安全素养教育下的未成年人网络欺凌视角研究”(已结项)
6.主持2011年福建省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未成年人媒介使用与准社会交往研究”(2011C048)(已结项)
7.主持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A类项目“海峡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传播”(JA10197S)(已结项)
(二)学术专著
1. 《家庭传播学视域下的青少年网络风险防范与引导研究》,人民出版社(一级出版社),2021年(独著)
2.《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级出版社),2017年(独著)
(三)代表性论文
1.《家庭沟通模式、父母介入对青春期网络霸凌的风险控制研究》,《新闻大学》(CSSCI,权威期刊),2021年第11期
2. 《家庭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历史演进与发展路径》,《国际新闻界》(CSSCI,权威期刊),2018年第9期(《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
3.《手机技术反哺、亲子沟通与父母教养方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分析》,《新闻大学》(CSSCI,权威期刊),2018年第4期
4.《未成年人的电视使用与准社会交往》,《国际新闻界》(CSSCI,权威期刊),2013年第8期
5.《“恶政府”?“弱拆迁户”?——拆迁冲突议题的媒介建构》,《新闻大学》(CSSCI,权威期刊),2014年第1期
6.《知沟弥合:家庭传播研究的国际前沿与自主构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23年第3期
7.《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6日
8.《手机对青少年家庭代际传播时空的重塑》,《编辑之友》(CSSCI),2015年第9期
9.《下一代互联网与我国参与重构世界传播新秩序的机制》,《编辑之友》(CSSCI),2013年第8期
10.《控制与协商:手机对青少年“私人场域”的建构与入侵——基于中学生家庭的实证研究》,《中国青年研究》(CSSCI),2015年第1期
11.《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基于对福建省漳州市中学生家庭的实证分析》,《新闻界》(CSSCI),2015年第11期
12.《未成年人的依恋类型、电视观看与准社会交往》,《新闻界》(CSSCI,二类B),2014年第4期
13.《近三十年来我国儿童广播电视研究综述(1980—2010)》,《新闻界》(CSSCI,二类B),2011年第5期
14.《央视<非凡少年>节目评析》,《电视研究》(CSSCI),2007年第10期
15.《试析<新闻袋袋裤>栏目》, 《电视研究》(CSSCI),2006年第6期
16.《青春期网络性诱惑的风险控制——基于性社会化视角》,《中国青年社会科学》(CSSCI拓展,北大核心),2020年第6期
(四)科研获奖
1. 2018年10月 《家庭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历史演进与发展路径》获中国新闻史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
2. 2008年10月 “儿童电视节目系列研究”获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奖;
3. 2016年6月 《控制与协商:手机对青少年“私人场域”的建构与入侵》荣获2016年福建省传播学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度优秀论文;
4. 2009年12月 《两岸三通背景下的漳州传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获福建省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二等奖;
5. 2010年12月 《两岸三通背景下的漳州传媒产业发展策略》获福建省传播学会首届青年教师论文评选一等奖;
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度科研业绩三等奖
三、教学方面
(一)教改项目
1.主持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跨界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FJJKCGZ18-818)(已结项)
2.主持2025年校级本科教改项目:项目驱动、五维一体:“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在研)
(二)示范课程
1.主持“融合新闻实务”:2024年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在研);
2.主持“AIGC时代融合新闻实务课程思政”:2024年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在研);
3.主持2025年校级产教融合型一流本科课程:网络新闻实务(在研)
(三)教学成果奖
1.“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协同培养模式研究”:2023年“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独立署名)
2.“高校思政:大学生健康网络道德观的协同培养机制”获2024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3.主持2024年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专硕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在研)
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4-2025年度优秀本科教学奖三等奖
(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主持2025年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智能传播教研室
(五)教改论文
1.《跨界与融合: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传媒》(CSSCI拓展,北大核心),2018年第20期
2.《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协同培养模式研究》,《青年记者》(CSSCI拓展,北大核心),2022年第16期
3.《大学生健康网络道德观的协同培养机制》,《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3期
(六)指导学生
1.指导学生获奖
⑴指导学生拍摄专题片《醉美坂里》、专题片《十指春风》、纪录片《使命必达》分别获得第八届中国高校电视奖专题片一等奖、二等奖;纪录片二等奖;
⑵指导学生拍摄的网络谈话节目《一个代购的自白》、《把我的故事说给你听》、《我的记者生涯二十五年》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第15届秋季赛三个优秀奖;本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第15届秋季赛‘优秀指导教师’”。
⑶指导本科生论文《准社会交往视角下玩家-品牌关系对游戏忠诚度的影响研究》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届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2. 指导学生在主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
⑴指导学生拍摄的纪录片《小草的守望——幸福的坚守》在福建省教育台、漳州电视台播出;
⑵指导学生拍摄的双语短视频《粤剧风华》在羊城晚报•金羊网•云上岭南(国家级外宣平台,辐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表;
⑶指导学生拍摄的英语采访短视频《打破刻板印象!外国留学生谈“TikTok”融入小红书》在大公文汇发表;
⑷指导学生拍摄的Vlog《打卡广州扉美术馆,体验“无界”的魅力》在羊城晚报•金羊网发表;《喀什Vlog》《针尖上的岭南——非遗体验官的广綉之旅》Vlog在大公文汇发表;
⑸指导学生拍摄的短视频《瀛村》在羊晚视频号、B站号发表;短视频《叹早茶》在广州日报发表;
⑹指导学生在大公文汇、羊城晚报发表网络新闻评论作品40余篇。
3. 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
指导学生(一作)在《当代青年研究》《青年记者》(CSSCI拓展来源)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
联系方式:xiuling_zhu@163.com